佛教词典

石门献蕴禅师

【五灯会元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襄州石门献蕴禅师,京兆人也。初问青林:「如何用心,得齐于诸圣?」林仰面良久曰:「会么?」师曰:「不会。」林曰:「去,无子用心处。」师礼拜,乃契悟,更不他游,遂作园头。一日归侍立次,林曰:「子今日作甚么来?」师曰:「种菜来。」林曰:「遍界是佛身,子向甚处种,」师曰:「金锄不动土,灵苗在处生。」林欣然。来日入园,唤:「蕴阇黎!」师应喏。林曰:「剩栽无影树,留与后人看。」师曰:「若是无影树,岂受栽邪?」林曰:「不受栽且止,你曾见他枝叶么?」师曰:「不曾见。」林曰:「既不曾见,争知不受栽?」师曰:「只为不曾见,所以不受栽。」林曰:「如是!如是!」林将顺寂,召师,师应诺。林曰:「日转西山后,不须取次安。」师曰:「雪满金檀树,灵枝万古春。」林曰:「或有人问你金针线囊事,子道甚么?」师曰:「若是毛羽相似者,某甲终不敢造次。」初住南岳兰若,未几迁夹山。道由潭州时,楚王马氏出城延接。便问:「如何是祖师西来大道?」师曰:「好大哥,御驾六龙千古秀,玉街排仗出金门。」王大喜,延入天册府,供养数日,方至夹山。开堂,僧问:「今日一会,何异灵山?」师曰:「天垂宝盖重重异,地涌金莲叶叶新。」曰:「未审将何法示人?」师曰:「无弦琴韵流沙界,清音普应大千机。」问:「师唱谁家曲,宗风嗣阿谁?」师曰:「一曲宫商才品弄,辨宝还他碧眼胡。」曰:「恁么则清流分洞下,满月照青林去也。」师曰:「多子塔前分的意,至今异世度洪音。」问:「何如是夹山正主?」师曰:「好手须知栾布作,韩光虚妄立功勋。」问:「如何是西来意?」师曰:「玉玺不离天子手,金箱岂许外人知。」问:「不落机关,请师便道。」师曰:「湛月迅机无可比,君今曾问几人来?」曰:「即今问和尚。」师曰:「好大哥,云绽不须藏九尾,恕君残寿速归丘。」师以蛮夷作乱,遂离夹山至襄州,创石门寺,再振玄风。上堂:「琉璃殿上光辉,而日日无私。七宝山中晃耀,而头头有据。泥牛运步,木马嘶声。野老讴歌,樵人舞袖。太阳路上,古曲玄音。林下相逢,更有何事?」僧问:「月生云际时如何?」师曰:「三个孩儿抱华鼓,好大哥,莫来拦我毬门路。」问:「如何是和尚家风?」师曰:「常骑骏马骤高楼,铁鞭指尽胡人路。」问:「如何是石门境?」师曰:「遍界黄金无异色,往来游子罢追寻。」曰:「如何是境中人?」师曰:「无相不居凡圣位,经行鸟道没踪由。」问:「猛虎当轩时如何?」师曰:「性命不存。」曰:「恁么则遭他毒手。」师曰:「一任咬嚼。」问:「如何是净土中人?」师曰:「披毛游火聚,戴角混尘泥。」问:「道界无穷际,通身绝点痕时如何?」师曰:「渺渺白云漫雪岳,转身玄路莫迟迟。」曰:「未审转身路在甚么处?」师曰:「石人举手分明记,万年枯骨笑时看。」问:「如如不动时如何?」师曰:「有甚么了日?」曰:「如何即是?」师曰:「石户非关锁。」般若寺遭焚,有人问曰:「既是般若,为甚么被火烧?」师曰:「万里一条铁。」师应机多云「好大哥」,时称大哥和尚。

上篇:广德延禅师 下篇:龙光諲禅师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五灯会元

赤肉团

狭义指心脏。广义则指肉体。临济义玄禅师语录(大四七...

二十五谛

乃印度数论派之哲学。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(梵 pur...

般若沙弥佛教史

巴利名 ?āsanavajsa。原名佛教史。缅甸比丘般若沙弥(...

满月

唐代译经僧。西域人。精通瑜伽法门及咒术。开成年间(...

修道

云何修道?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、出世间道、软道、中道...

具戒地

(术语)十地中第二地也。第二地三聚戒具足,故名。...

故出不净戒制意

亦名:漏失戒制意、故失精戒制意   行宗记释云:“制...

六行观

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:谓厌下苦粗障,欣上胜妙利...

得道

【得道】 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,名为道,行三学而发此...

和伎者

为“工伎儿”之对称。工伎儿,指演艺者,即随着鼓等乐...

二种领解

(名数)一曰齐领。二曰探领。齐领者,齐于自己之分而...

妄语戒

五戒或十戒之一,即禁止说一切虚假不真实的话。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
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...
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
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
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...
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
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...

轮回的因素与转变

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,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:第...

念头像一条流动的河

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,实际上不是。心像一条...

圣严法师《在家居士如何学佛》

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,因为专门性...

一个人的道德很深,名声一定就会长久

我们要谦下,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、包容、同情。...

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

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,种了不少奇花异草。假石...

禅宗五祖弘忍大师《最上乘论》

夫修道之本体,须识当身心,本来清净,不生不灭,无有...

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

子贡曰: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,吾亦欲无加诸人。子曰:...

大安法师:生命就在呼吸间

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,两者是此长彼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