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黄檗慧禅师

【五灯会元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瑞州黄檗山慧禅师,洛阳人也。少出家,业经论。因增受菩萨戒,而叹曰:「大士摄律仪,与吾本受声闻戒,俱止持作犯也。然于篇聚增减,支本通别,制意且殊,既微细难防,复于摄善中未尝行于少分,况饶益有情乎?且世间泡幻,身命何可留恋哉!」由是置讲课,欲以身捐于水中,饲鳞甲之类。念已将行,偶二禅者接之款话,说:「南方颇多知识,何滞于一隅?」师从此回志参寻,属关津严紧,乃谓守吏曰:「吾非玩山水,誓求祖道,他日必不忘恩也。」吏者察其志,遂不苛留,且谓之曰:「师既为法忘身,回时愿无吝所闻。」师欣谢,直造疏山,时仁和尚坐法堂受参。师先顾视大众,然后致问曰:「刹那便去时如何?」山曰:「[畣-人]塞虚空,汝作么生去?」师曰:「[畣-人]塞虚空,不如不去。」山便休。师下堂参第一座,座曰:「适来只对甚奇特。」师曰:「此乃率尔,敢望慈悲,开示愚昧。」座曰:「一刹那间还有拟议否?」师于言下顿省,礼谢。住后,僧问:「黄檗一路荒来久,今日当阳事若何?」师曰:「虚空不假金锤炼,日月何曾待照人?」师示灭,塔于本山,肉身至今如生。

上篇:百丈安禅师 下篇:伏龙奉璘禅师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五灯会元

仁者

(术语)又单称仁,呼人之敬称。大日经疏四曰:梵音尔...

意识

(一)梵语 mano-vijāna。六识(或八识、九识)中之第六...

增长业

【增长业】 p1312 瑜伽九卷六页云:增长业者:谓除十种...

坐脱脚床戒开缘

亦名:脱脚床戒开缘 资持记·释篇聚篇:“不犯者,若坐...

受具戒年限

子题:年二十方堪受具、十种苦事 行事钞·受戒缘集篇:...

瑜伽座

(物名)修瑜伽行者之座床也。大疏八曰:住瑜伽座以五...

怛索迦

(异类)Takṣaka,龙王名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:怛索加...

新译华严

凡八十卷。又称八十华严。指唐朝实叉难陀所译之华严经...

纥哩陀耶

(术语)梵音Hṛdaya,又作纥哩娜耶,纥哩乃耶,讫利驮...

毗流波叉

【毗流波叉】   大论云:秦言杂语,主诸龙,及富楼多...

临终正念

(术语)行者临死期,三毒之邪念无起,专任菩提之心也...

机用

禅林用语。玄机妙用之意。大彻大悟之禅林师家,以拄杖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

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如是...

【大藏经】般舟三昧经

般舟三昧经卷上(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) 后汉月...

【大藏经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

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于佛...

【大藏经】吉祥经

如是我闻,一时,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。时已深夜...

已伸不收

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。有一天,隐峰和尚推车从一...

信佛都还要还债,不要退善心

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,学佛有种种困扰,使你丧失信心...

天人瞋骂夜叉

一则佛典故事教导,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、冲突,应该...

以善摄恶,治贪欲病

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,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。假使...

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

佛法的因缘观,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:第一个,你自身...

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

明末有位老僧,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。老僧终年不下...

佛经开头的「一时」到底是哪一时

问: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,与多少多少...

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

大家学佛,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,其实不是的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