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瑞岩智才禅师

【五灯会元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明州瑞岩智才禅师,僧问:「如何是截断众流句?」师曰:「好。」曰:「如何是随波逐浪句?」师曰:「随。」曰:「如何是函盖乾坤句?」师曰:「合。」曰:「三句蒙师指,如何辨古今?」师曰:「向后不得错举。」上堂:「天平等故常覆,地平等故常载,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,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,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。」拈拄杖卓一下,曰:「诸禅者,这拄杖子昼夜为诸人说平等法门,还闻么?若闻去,敢保诸人行脚事毕。若言不闻,亦许诸人顶门眼正。何故?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良久,笑曰:「向下丈长。」

上篇:兴阳希隐禅师 下篇:普慈崇珍禅师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五灯会元

平等力

(术语)如来之尊称。以其具平等度一切众生之力用也。...

纸华

葬仪时用于棺前之纸制供华。又作四华、素华、雪柳。俗...

止观不二

止,谓法性寂然;观,谓寂而常照。止如明镜止水,观如...

安慧

(475~555)梵名 Sthiramati。音译作悉耻罗末底。南印...

慈悲万行

菩萨住于慈悲而修万行。...

难行

梵语 duskara-caryā。又作苦行。为“易行”之对称。于...

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

(书名)五十卷,唐义净译。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...

四静虑诸受差别

【四静虑诸受差别】 p0461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:如定...

开三显一

谓开除三乘(声闻、缘觉、菩萨)之权执,以显示一乘(...

钵罗吠奢

(术语)Praveśa,译曰入。十二入之入也。因明大疏一...

五停四念

指五停心观与四念处(住)。五停心观,即不净观、慈悲...

无余入寂

(术语)二乘之人,证无余涅槃而归入寂灭也。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玉耶女经

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: 一时,佛在...
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
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...

【大藏经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

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,穷理尽性之格言,菩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
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...

如果,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

《普贤菩萨警众偈》曰: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;如少水鱼...

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

● 天灾、人祸,相继而至。当令家人,同念观音,以为预...

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

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,我们不产生停留,我们不会因为...

破斋酬业的故事

破斋酬业,这是《现果随录》里面记载的,也是安士居士...

圣严法师《无常》

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,可用来调整、调适自己的心。需...

弥勒菩萨的事迹

弥勒,全译梅达丽(maitreya),又译为慈。弥勒是姓,名...

真行善不可为名,有发心才有功德

行善不以名,而名从之; 名不与利期,而利归之; 利不...

51条做人之道

1、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,你可知否?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