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宝应法昭禅师

【五灯会元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汝州宝应院法昭演教禅师,僧问:「一言合道时如何?」师曰:「七颠八倒。」曰:「学人礼拜。」师曰:「教休不肯休,直待雨淋头。」问:「大通智胜佛,十劫坐道场。佛法不现前,不得成佛道。为甚么不得成佛道?」师曰:「赤脚骑铁驴,直至海南居。」上堂:「十二时中,许你一时绝学,即是学佛法。不见阿难多闻第一,却被迦叶摈出,不得结集。方知聪明博学,记持忆想,向外驰求,与灵觉心转没交涉。五蕴壳中透脱不过,顺情生喜,违情生怒。盖覆深厚,自缠自缚,无有解脱。流浪生死,六根为患。众苦所逼,无自由分,而被妄心于中主宰。大丈夫儿早构取好!」喝一喝,曰:「参。」上堂:「宝应门风险,入者丧全身。作么生是出身一句?若道不得,三十年后。」

上篇:浮山法远禅师 下篇:大乘慧果禅师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五灯会元

理具事造

理具,即本性,先天具有之如实本性,又作本具、理造、...

人我

(术语)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。谓之我之相,人...

善覆

【善覆】 p1137 瑜伽九十卷九页云:于不应役诸境界中,...

冥使

冥官之使者,即閻魔卒。據大智度論卷十六載,於地獄中...

二心展转相缘

【二心展转相缘】 p0038   大毗婆沙论十卷八页云:颇...

问王老师作什么

禅林用语。意即自己本来面目原本具足,何必向外四处寻...

如意珠王

(物名)于如意珠中为最胜者,故云王。观无量寿经曰:...

慧持

(337~412)东晋僧。雁门楼烦(山西[山*京]县)人,俗...

大乘广五蕴论

【大乘广五蕴论】 在大正藏中,《大乘五蕴论》有两种,...

灭类忍

【灭类忍】 谓观欲界灭谛之后,复观上二界灭谛,生无漏...

见取

四取之一,即取著身见边见等非理之见。...

运心

(术语)起如何如何之心。又心向某方而运。...

【大藏经】右绕佛塔功德经

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...

【大藏经】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

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...

【大藏经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600卷)
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...
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、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...

劝人信佛,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

没有善根,如何救拔他呢?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,或者到...

学会取舍

要想当一名考古学家,就得舍弃城市里的舒适;要想做一...

凡念佛人,但宜至诚恳切,一心正念

原文: 凡念佛人,但宜至诚恳切,一心正念。绝不妄想见...

大安法师:发菩提心过程当中八个「勿」

【惟愿大众,愍我愚诚,怜我苦志。同立此愿,同发是心...

六德贤妻与五好丈夫

六德贤妻 佛陀在《玉耶女经》上面有一段开示说,世间妻...

息灭妄念的三招

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:禅之初,看山是山,看...

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

利他利己叫作二利,二利也是一种心态,二利的心态能够...

御马三法

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,总是应病与药,观机逗教。是什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