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

【三藏法数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[出妙法莲华经论] 大乘即佛乘也。梵语修多罗。华言契经。法华文句云。论列十七种者。皆法华之异名。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。不可思议也。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。故先说此无量义处。盖将以无量之义。会归于一实相之理。实相之中。妙义无穷。故名无量义经。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。唯谈一乘实相之理。于三藏中最胜极妙。更无有比。故名最胜修多罗。(三藏者。经藏。律藏。论藏也。)三大方广无外曰大。正理曰方。包富曰广。谓法华经。唯谈一乘实相之理。具此三义。故

上篇:十六游增地狱 下篇:十八不共法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三藏法数

九类鬼

据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一载,阎魔王所居之处有无财...

乌勃

又作嗢勃。即木果。其状似木瓜而稍大,芳香可口。[慧...

因缘观

为五停心观之一。又作缘起观、观缘观。谓观顺逆之十二...

梵坛

(术语)法藏以为梵语,译曰默摈。众僧不与之交言语也...

蚁封

亦名:蚁封 资持记·释结界篇:“蚁攻土成聚,谓之蚁封...

翻净中体净不须翻

亦名:体净 子题:食不净钵、不受腻器 行事钞·四药受...

鸣钟

(杂语)佛寺之大钟以杵鸣之,故曰鸣钟。禅家有鸣钟佛...

华严三圣

(名数)一、毗卢舍那佛,理智完备。二、文殊菩萨,主...

胜幢臂印陀罗尼经

(经名)一卷,唐玄奘译。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...

常坐不卧十利

行事钞·头陀行仪篇:“十住论,说十利:一、不贪身乐...

比丘呼召应异俗

亦名:比丘改俗易姓 子题: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行事钞·...

四重二谛

(一)指三论宗所开之四重真、俗二谛。第一重二谛以“有...

【大藏经】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...

【大藏经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

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...

【大藏经】妙法莲华经

妙法莲华经弘传序(唐终南山释道宣述) 妙法莲华经者...

【大藏经】正法念处经

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,道之所生万殊,名盖众...

心无形故,力最无上

《金刚三昧经》云:大力菩萨言:何谓存三守一,入如来...

断欲精进魔生恼

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,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...

苏东坡的前世后身

生命是轮回的,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,这...

往生成就四种不退

极乐世界的四土有特别之处,奇妙之处,就是四土也圆融...

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

释迦世尊在世时,有一位有钱的长者,听闻佛法之后,感...

因果规律与命运

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,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一切诸报,...

世间人讲公平,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

中国传统思想讲到,做人处事要谦让。谦,就是把自己的...

【推荐】一切都顺利,其实祸根就种下了

我们归依佛、归依法了,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