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七净华

【三藏法数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[出翻译名义] 不染白净。华乃对果而言。即因中所修之行也。谓二乘修习无漏之业。以七种净行为华。而证道果。故言七净华也。维摩经云。定水湛然。满布以七净华。是也。(二乘者。声闻乘。缘觉乘也。无漏业者。谓修戒定慧之业。不漏落三界生死也。)一戒净华戒净华者。谓摄律仪等戒。即正语正业正命也。谓二乘持守戒法。摄身口意业。若戒行清净。则果自成也。(摄律仪者。谓一切戒法无不聚摄也。正证正业正命者。即身口意三业也。正即不邪也。若三业不邪。则戒体清净矣。)二心净华

上篇:七知 下篇:七财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三藏法数

等流身

(术语)密教所立四身之一。佛身变化,现与人天诸畜同...

宗门宝积录

凡九十三卷。清代僧山晓本晰编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...

五种无性

【五种无性】 p0261 瑜伽十六卷六页云:何等名为五种无...

能所

【能所】 二法对待,其主动的一面称‘能’,被动的一面...

非时入聚落戒犯缘

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五缘:一、非时分,二、无启白...

普遍寻思

【普遍寻思】 p1186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:普遍寻思者:...

四种等论决择道理

【四种等论决择道理】 p0462 杂集论十五卷十二页云:复...

佛地

【佛地】 p0653   瑜伽七十八卷四页云:永断最极微细...

隙游尘

(术语)又曰日光尘。梵Vātāyanacchidriarajas,飞散...

差别功能依处

【差别功能依处】 p0929   成唯识论八卷二页云:十二...

五种藏

(名数)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:一、如来藏,自性...

胎藏界十三大院

(术语)大日经仪轨说胎藏界之曼陀罗划十三院而安置诸...
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
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...

【大藏经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
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
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: 一时...

常不轻菩萨

这位菩萨遇见比丘、比丘尼,或者遇见优婆塞、优婆夷时...

诸功回向,感鹤西来

唐代法祥法师,同州人(今山西大荔县),少年出家,出...

转修地藏法门,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

问: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,也回向功德...

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

在一些职场中,工作人员不断增加,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...

思慕净土,莫再彷徨

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;八苦交煎,六道轮转。生而为人,...

文珠法师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》

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,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。...

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

问: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...

魔境与胜境之分别

接手书,知宿根甚深,现行颇纯,故有种种胜境相现。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