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四种法为菩萨实德

【三藏法数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[出大宝积正法经]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。皆从因缘和合而生。无作无受。如是通达。名空解脱。是为菩萨实德。(菩萨。梵语具云菩提萨埵。华言觉有情。)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。皆无有我。而于三界之中。无所愿求。虽得涅槃。恒起大悲。乐度众生。是为菩萨实德。(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梵语涅槃。华言灭度。)三巧施方便谓菩萨广运慈悲之心。于三界中巧施方便。不住涅槃。仍复出入生死。化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。四施不求报谓菩萨广运慈悲之心。愍诸有情。广

上篇:菩萨四法 下篇:四摄法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三藏法数

业自在等所依真如

【业自在等所依真如】 p1221 成唯识论十卷三页云:十、...

心咒

诸佛的神咒,有大咒、小咒、一字咒等分别,心咒就是一...

四阿含

四部阿含经,即:长阿含、中阿含、杂阿含、增一阿含。...

不共无明

【不共无明】 ‘相应无明’之对称。又作独头无明。即与...

涅槃法缘

【涅槃法缘】 p0931   瑜伽二十一卷三页云:问:何等...

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

【非得与所不得法各有三种】 p0721   大毗婆沙论一百...

怨贼

(杂名)害人之命夺人之财者。维摩经方便品曰:是身如...

加行大士

(术语)大乘加行位之菩萨也。日本谓世亲为加行大士。...

吽哈啰悉利

(1103~1165)南宋僧。北印度末光闼国人。栖止鸡足山...

舍堕还财四分高出余宗

亦名:还财四分高出余宗 戒本疏·三十舍堕法:“以此诸...

肉山

比丘虚受信众的布施,死后成为一座大肉山,以偿还其债...

魂魄

心身的别名。魂是心识,有灵用但无形;魄是有形的身体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
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...
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
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
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...
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
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...

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

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: 第一类现象是痛、麻...

为小狗念的经

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,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。...

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

一、信生必有死。(普天之下。从古至今。曾无一人逃得...

【推荐】八风不动心,宁静无烦恼

八风不动心,无忧无污染, 宁静无烦恼,是为最吉祥。 ...

认知的三个境界

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。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,就要...

只个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灵物

末句结归,言如是不可思议者,当是何物?惟自性乃尔。...

降内「火」的几种美味食疗

经常上火的人,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: 胃火...

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

《释门自镜录》里记载,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,他也是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