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漳州罗汉琛禅师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禅师名桂琛,生李氏,常山人也。幼卓越,绝酒胾。见万寿寺无相律师,即前作礼。无相拊其首曰:若从我乎。乃欣然依随之。父母不逆也。年二十余,即剃发为大僧。无相使习毗尼。一日为众升堂。宣戒本布萨已,乃曰:持犯但律身而已,非真解脱也。依文作解,岂发圣乎。一众愕然。琛顾笑,为无相。作礼辞去,无相不强。初谒雪峰存公,不大发明。又事玄沙,遂臻其奥。与慧球者齐名,号二大士。琛能秘重大法,痛自韬晦。然丛林指目,以为雪峰法道之所寄也。漳州牧王公,请住城西石山。十余年,迁止罗汉。破垣败箦,人不堪其忧。非忘身为法者,不至。僧问,如何是罗汉一句。曰我若向汝道,却成两句。又问以字不成,八字不是,是甚字。琛曰:汝不识此字耶。曰不识。琛曰:看取其下注脚。琛尝垂头,颓然坐折木床。见僧来,即举拂子曰:会么。对曰:谢和尚指示学人。琛曰:见我竖起拂子。便道指示学人。汝每日见山见水,可不指示汝耶。又见僧来,举拂子。其僧礼拜称赞。琛曰:见我竖起拂子,便礼拜赞叹。那里扫地,竖起扫帚,为甚不赞叹。有僧来报,保福迁化也。琛曰保福迁化,地藏入塔。琛时住地藏,乃石山也。于时学者莫测其旨。琛悯之为作明道偈。其词曰:

  至道渊旷,勿以言宣。言宣非指,孰云有是。触处皆渠,岂喻真虚。真虚设辨,如镜中现。有无虽彰,在处无伤。无伤无在,何拘何碍。不假功成,将何法尔。法尔不尔,俱为唇齿。若以斯陈,埋没宗旨。宗非意陈,无以见闻。见闻不脱,如水中月。于此不明,翻成剩法。一法有形,翳汝眼睛。眼睛不明,世界峥嵘。我宗奇特,当阳显赫。佛及众生,皆承恩力。不在低头,思量难得。拶破面门,盖覆乾坤。快须荐取,脱却根尘。其如不晓,谩说而今。

  后唐天成三年戊子秋。琛复至闽城旧止。遍游近城诸剎。乃还示微疾,沐浴安坐而化。阅世六十有二。坐四十二夏。阇维收舍利建塔。有得法上首,清凉益禅师。

上篇:福州玄沙备禅师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 下篇: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〔宋,惠洪《禅林僧宝传》〕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六苦

【六苦】 p0293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:复有六苦。一、...

不退转

所修行之功德善根,只有向前,不会再退后和转变。...

无上正觉

(术语)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。谓佛之悟也。无过于此之...

道慈

(?~744)日本三论宗大安寺流之祖。大和(奈良县)人...

无量义经

梵名 Amitartha-sūtra。全一卷。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...

上香

奉香于佛前之炉中。上香之法,分成线香与檀香两种。(一...

天眼明

梵语 cyuty-upapāda-jāna-sāksāt-kriya-vidyā。阿...

五根本

指六大烦恼中之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五大根本烦恼。天...

毗昙学派

中国佛教学派。亦称毗昙宗。起于南北朝。以讲习说一切...

弘明集

凡十四卷。南朝梁僧祐(445~518)撰。收于大正藏第五...

仁王

(一)佛之尊称。佛号能仁,又称法王,故称仁王。 (二)指...

王审知

(862~925)五代十国闽王。光州(河南)固始人。字信...

【大藏经】永嘉证道歌

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。绝学无为閒道人...

【大藏经】阿閦佛国经

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长阿含经

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,贤圣以之冲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疗痔病经

佛说疗痔病经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: 一时...

【推荐】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

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,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...

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

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,精进用功,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...

世间有这四种人

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,有一...

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

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,富人问穷人:你在...

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

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。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...

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

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,若不严持禁戒,则教禅密净之...

能够容人,对自己是有好处的

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静坐但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儒...

出家人的三衣

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,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,谓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