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慧日(唐洛阳)《净土往生传》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慧日。俗姓辛东莱人。唐太宗朝得度。寻遇义净三藏由西域回。夙夜咨禀。大通佛乘。每闻净说西域如来遗迹。飘飘然有万程收往志。至则天大足中。泛舶遐迈东南海中凡三载。昆仑佛誓师子洲等诸国经过略尽。续至天竺。访善知识一十三年。承受法训。日无虚度。雪岭双林。又经四载。绵涉艰苦。深厌阎浮。因曰。何国何方有乐无苦。何法何行速得见佛。遍问天竺三藏。三藏皆赞净土。又曰。净土教主。悲深愿广。有欲生者。靡不遂愿。日既闻之。喜跃自慰。迨至健驮罗国。其城东北有大山。山有观音像。凡专祈请。多得现身。日乃绝食。七日毕命为请。至七日满。夜且未央。观音于空中。现紫金相。长一丈余。坐宝莲华。右手摩日顶曰。汝欲传法利人。又欲生于弥陀国土。汝但系念。孰不如愿。汝亦当知。净土法门。胜过诸行。说已无见。日以绝食日久。支体罢怠。由此辄复轻利。然日西迈至于东归。总二十一年。所历者七十余国。开元七年达长安。进佛真容梵夹等。感悟帝心。帝旌其德。号慈愍三藏焉。然日之志。动在净土。尝着净土文记五卷。为时宗信。其为潜心诱俗。与道绰善导诸贤近之。天宝七年。卒于住寺。年六十九。全身葬于白鹿原之西岭。未卒前三日自言。目击莲华如日轮焉。

上篇:法持(唐金陵)《净土往生传》 下篇:雄俊(唐成都)《净土往生传》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义释

巴利名 Niddesa。音译作尼涕娑。属巴利文小部经(Khud...

本因妙

为天台智顗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“妙”字时所立本门...

破结受具唯局四果

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破结一受,此绝言议。”济缘记...

镇护国家道场

(堂塔)佛于仁王经,金光明,守护国界经等,说消灭七...

诸识所依能依差别

【诸识所依能依差别】 p1356 瑜伽六十三卷十二页云:谓...

印佛

(术语)以香作佛形而烧之,谓之印佛。瑜伽行,舍遗之...

于三摩地退时颠倒

【于三摩地退时颠倒】 p0751  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:云...

无量净天

无量净,梵名 Apramāna-?ubha,巴利名 Appamāna-sub...

疑结

梵语 vicikitsā-sajyojana,巴利语 vicikicchā-samy...

一切智句

“句”为住处之意,“一切智句”即指佛之住处。大日经...

色蕴有五种生

【色蕴有五种生】 p0571   显扬五卷六页云:生建立者...

【觉】 p1456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:云何觉?谓睡增者、不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
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
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: 一时...

【大藏经】慈悲道场忏法

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。郗氏...
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

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...

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,得生善趣

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、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...

虚云老和尚《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》

初七第一日开示(2月22日) 这里的大和尚(苇舫法师)...

因果报应是自己的事

大修行者有大福报,大修行者有大功德。比如:一个修行...

中峰和尚劝念佛诗

娑婆苦,娑婆苦,娑婆之苦谁能数? 众生反以苦为乐,...

三坛大戒的病中忏悔:亲受三宝最真切的「显灵加持」

晚钟敲过,闭目卧在床铺上,这一天又要过去了。 在太白...

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

一者、礼敬诸佛 二者、称赞如来 三者、广修供养 四者...

洗钵去

唐代时,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,来到河北赵州观音...

【推荐】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

作为一名医生,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,从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