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惟岸(唐并州)《净土往生传》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惟岸。并州交城人。每叹三界无安。犹如火宅。未生安养。皆苦聚。尔于是十六观门。服勤无斁。唐垂拱元年正月七日。岸因出观。见观音势至二菩萨。现于空中。迟久不灭。岸顶礼雨泪而叹曰。幸由肉眼得睹圣容。所恨异世无传焉。倏有二人。自称画工来与画之。未展臂间。圣相克就。就已人亦失之。弟子怪而问焉。岸曰。此岂画工哉。又曰。吾之西行乃其时也。弟子有从我者。当明言之。小童子曰。惟师之命。孰敢辞也。岸曰。必能从我。可宜白诸父母。父母闻而笑骂之。其意不能通。童子乃归其寺。香汤沐浴。于弥陀像前。趺坐以终。人或告岸。岸临童子抚其背曰。汝之事吾何乃先也。遂索笔焚香。前向所画菩萨。以述赞曰。观音助远接。势至辅遥迎。宝瓶冠上显化佛。顶前明俱游十方剎。持华候九生。愿以慈悲手。提奖共西行。赞已令诸弟子助声念佛。其间有未至者。岸曰。无复待之。乃仰目西顾。遽以亡焉。

上篇:功迥(唐陈留)《净土往生传》 下篇:法持(唐金陵)《净土往生传》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倒合

【倒合】 p0946   因明入正理论云:倒合者:谓应说言...

方广大庄严经

(经名)十二卷,唐地婆诃罗译。佛在祇洹,中夜入佛庄...

圣种

(术语)圣者之种性也。谓入道而修三学者。三宝中之僧...

五篇

五篇,即分犯罪以为五等也。一、波罗夷,二、僧残,三...

十种教

【十种教】 p0101 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:二、所摄者:略...

秦王破阵乐

唐代之舞乐名称。又称七德舞、齐正破阵乐。略称破阵舞...

草堂

Caotang   北宋佛教禅宗云门宗僧人。越南草堂禅宗派...

毗摩质多罗

(异类)Vimalacitra,新云吠摩质呾利。阿修罗王之名。...

出息

(术语)呼出之息也。止观七曰:风气依身名出入息,此...

净饭王般涅槃经

(经名)一卷,刘宋涅槃京声译。佛及难陀、阿难、罗云...

虚假

“真实”之对称。一般常将虚假不实、虚假谄伪连用。内...

法无别真如

【法无别真如】 p0764  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:七、法...

【大藏经】八十八佛大忏悔文

八十八佛大忏悔文: 大慈大悲悯(mǐn)众生,大喜大舍...

【大藏经】十小咒注音版

1、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(nan)无(mo)佛(fo)驮(tuo)耶(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

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...

【大藏经】阿弥陀经要解

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西有沙门蕅益智...

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

佛陀是什么因缘,一定要我们先布施、然后再持戒、然后...

惟贤长老《三皈的广大意义》

三皈,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。皈依佛,两足尊;皈依...

圣严法师《让孩子走自己的路》

问: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,父母的期望也越高,许多年轻...

托钵生活的要义

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,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,他们...

如何如法的念佛

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?从心而起,从我内心...

用智慧去观照,才能照见五蕴皆空

五蕴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 (一)色蕴: 凡一切物质...

懂得知足

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,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...

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

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,并成为中华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