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常愍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常愍禅师者。并州人也。自落发投簪披缁释素。精勤匪懈念诵无歇。常发大誓愿生极乐。所作净业称念佛名。福基既广数难详悉。后游京洛专崇斯业。幽诚冥兆有所感征。遂愿写般若经满于万卷。冀得远诣西方礼如来所行圣迹。以此胜福回向愿生。遂诣阙上书请于诸州教化抄写般若。且心所至也天必从之。乃蒙授墨敕。南游江表。敬写般若。以报天泽。要心既满。遂至海滨附舶南征往诃陵国。从此附舶往末罗瑜国。复从此国欲诣中天。然所附商舶载物既重。解缆未远起忽沧波。不经半日遂便沉没。当没之时商人争上小舶互相战斗。其舶主既有信心。高声唱言师来上舶。常愍曰。可载余人我不去也。所以然者。若轻生为物顺菩提心。亡己济人斯大士行。于是合掌西方称弥陀佛。念念之顷舶沉身没。声尽而终。春秋五十余矣。有弟子一人。不知何许人也。号咷悲泣。亦念西方与之俱没。其得济之人具陈斯事耳。

﹝义净伤曰﹞悼矣伟人。为物流身。明同水镜。贵等和珍。涅而不黑。磨而不磷。投躯慧巘。养智芳津。在自国而弘自业。适他土而作他因。觏将沉之险难。决于己而亡亲在物。常愍子其寡邻。秽体散鲸波以取灭。净愿诣安养而流神。道乎不昧。德也宁堙。布慈光之赫赫。竟尘劫而新新。

上篇:道生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下篇:末底僧诃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圆觉

圆满之觉性。谓如来所证之理性具足万德,圆满周备,灵...

授手印

于密教入坛灌顶时,本尊授予行者“外五股印”,而与灌...

痴惑

(术语)心性痴闇,惑于理者。止观五曰:无明痴惑,本...

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

(经名)一卷,唐菩提流志译。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...

二十二门

(一)俱舍论分别界品中分别十八界之二十二门,其名称为...

爱有二种业

【爱有二种业】 p1204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:爱有二种业...

五股印

密教传法灌顶秘印之一。又称大羯磨印、五峰印、五智印...

钵里萨罗伐拏

【钵里萨罗伐拏】   此云滤水罗。会正记云:西方用上...

福建佛学院之女众部

1983年福建省佛教协会正式创办了福建佛学院。佛学院分...

述噜怛罗

(杂名)Śrotra,译曰耳。义林章三本曰:梵云戍缕多,...

四智

1、法相宗所立四种如来的智慧,即:成所作智、妙观察智...

二种加持

(名数)五相成身之后,有一切如来加持(总),与四佛...
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
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...

【大藏经】肇论

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...
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
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...
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
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...

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

原文: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。所谓根本者,即孝亲济众...

用无贪来对治贪著

三善十一者:言无贪者,于有、有具,无著为性。对治贪...

给每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

朋友去远方,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。朋友是个勤...

把握生命的当下

有病就有苦,没有病也有苦,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...

【推荐】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

不学佛之前,都是散乱、黑暗、狂躁的心,在里面加入佛...

佛教中的四种涅槃

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。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...

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

在我国佛教史上,虽有好几位人物,由僧尼还俗:例如:...

圣严法师《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》

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,至深的是《楞严经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