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道希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道希法师者。齐州历城人也。梵名室利提婆唐云吉祥天也乃门传礼义家袭搢绅。幼渐玄门少怀贞操。涉流沙之广荡。观化中天。陟云岭之嵚岑。轻生殉法。行至吐蕃中途危厄。恐戒检难护遂便暂舍。行至西方更复重受。周游诸国遂达莫诃菩提。翘仰圣踪经于数载。既住那烂陀。亦在俱尸国。蒙庵摩罗跛国王甚相敬待。在那烂陀寺频学大乘。住输婆伴娜在涅槃处寺名也专功律藏。复习声明颇尽纲目。有文情善草隶。在大觉寺造唐碑一首。所将唐国新旧经论四百余卷。并在那烂陀矣。净在西国未及相见。住庵摩罗跛国遭疾而终。春秋五十余矣。后因巡礼见希公住房。伤其不幸聊题一绝。七言 百苦亡劳独进影。四恩存念契流通。如何未尽传灯志。溘然于此遇途穷。

上篇:玄照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下篇:师鞭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忏悔文

指忏悔时所诵唱之文。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我昔所造诸...

极微薄寂静苦

云何极微薄寂静苦?谓诸无学命根住缘六处。...

赊多

梵语 ?ānta。寂灭之义。大智度论卷四十八(大二五·四...

五旬

(术语)五为汉语。梵语为般遮。旬为梵语之神通。即五...

庐山记

凡五卷。宋代陈舜俞着。书成于熙宁五年(1072)。收于...

众生界

(界名)对佛界之称。十界中除佛界,总称他九界曰众生...

圆测

(613~696)唐代法相宗僧。新罗(朝鲜)王族出身,俗...

福因

指招感福德果报之业因,即布施等善根功德之总称。据福...

漏自性

【漏自性】 p1284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:漏自性者:谓诸漏...

舍利代用品

(杂语)舍利既有米粒之名,则可以米为舍利。又如意宝...

五种法

又作五种成就法。为密教所行修法之类别。即息灾法、增...

有佛无佛性相常住

意为不论佛陀出现世间与否,诸法之性相常住,无有变化...

【大藏经】佛遗教经

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(亦名遗教经)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...

【大藏经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

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。法讳希运。住洪州...

【大藏经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
香赞: 炉香乍(zh) 爇(ru)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玉耶女经

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: 一时,佛在...

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

说到开示,讲来讲去,都是剩语,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...

我愿意改变

现在,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,恐惧地投...

受得一分委屈,消得一分业障

第七委屈难受者。 此语,乃无知者言之。稍有程度者,断...

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

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,但是观世音菩萨...

爱极乐胜过爱娑婆

善导大师在《般舟赞》中说到:须知入净土之缘起,出娑...

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

问: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,有什么特色? 我现在的教法...

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,而忽略力行

普通人研究佛教,多偏重求知,忽略了力行,这也是众生...

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

问: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? 答: 归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