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法空《海东高僧传》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法空。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。名原宗。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。王身长七尺。宽厚爱人。乃神乃圣。彰信兆民。三年龙现杨井中。四年始置兵部。七年颁示律令。始制百官朱紫之秩。即位已来。每欲兴佛法。群臣噪噪腾口舌。王难之。然念阿道之至愿。乃召群臣问曰。圣祖味邹与阿道。肇宣佛教。大功未集而崩。能仁妙化。遏而不行。朕甚痛焉。当大立伽蓝重兴像设。其克从先王之烈。其如卿等何。大臣恭谒等谏曰。近者年不登。民不安。加以邻兵犯境。师旅未息。奚暇劳民作役。作无用之屋哉。王[怡-台+闷]左右无信。叹曰。寡人以不德。叨承大宝。阴阳不序。黎民未安。故臣下逆而不从。谁能以妙法之术晓谕迷人者乎。久无应者。至十六年。奥有内史舍人朴厌髑(或云异次顿或云居次顿)年二十六。匪直也。人秉心塞渊。奋义见之勇。欲助洪愿。密奏曰。陛下若欲兴佛教。臣请伪传王命于有司曰。王欲刱佛事。如此则群臣必谏。当即下敕曰。朕无此令。谁矫命耶。彼等当劾臣罪。若可其秦彼当服矣。王曰彼既顽傲。虽杀卿何服。曰大圣之教天神所奉。若斩小臣。当有天地之异。若果有变谁敢违傲。王曰本欲兴利除害。反贼忠臣。可无伤乎。曰杀身成仁。人臣大节。况佛日恒明。皇图愈永。死之日犹生之年也。王大加嗟赏曰。汝是布衣。意怀锦绣。乃与厌髑。深结洪誓。遂传宣曰。刱寺于天镜林。执事者奉敕兴功。延臣果面。折逆诤。王曰朕不出令。髑乃昌言。臣固为之。若行此法举国泰安。苟有益于经济。虽矫国令何罪。于是大会群臣问之。佥曰今见僧徒。童头毁服。议论奇诡。而非常道。若忽从之恐有后悔。臣等虽死罪不敢奉诏。髑奋曰。今群臣之言非也。夫有非常之人。而后有非常之事。吾闻佛教渊奥。不可不行。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。王曰众人之言。牢不可破。汝独异言。不能两从。遂下吏将诛。髑告天誓曰。我为法就刑。庶兴义利。佛若有神。吾死当有异事。及斩其头。飞至金刚山顶落焉。白乳从断处涌出。高数十丈。日色昏黑。天雨妙花。地大震动君臣士庶。咸皆上畏天变。下恸舍人重法陨命。相向举哀而哭。遂奉遗体营葬金刚山礼也。于时君臣盟曰。自今而后。奉佛归僧。有渝此盟。明神殛之。君子曰。大圣应千百年之运。仁发于祥。义动于瑞。莫不应乎天地亘乎日月动乎鬼神。而况于人乎。夫其自信于道则天地不得为不应然功贵成而业贵广也。故苟有大赖。则轻泰山于鸿毛。壮哉。得其死所矣。是年下令禁杀生(按国史及古诸传商量而述)。二十一年伐木天镜林。欲立精舍。扫地得柱础。石龛及阶陛。果是往昔招提旧基。梁栋之用皆出此林。工既告毕。王逊位为僧。改名法空。念三衣瓦钵。志行高远。慧悲一切。因名其寺。曰大王兴轮寺。以大王所住故也。此新罗刱寺之始。王妃亦奉佛为比丘尼。住永兴寺焉。自此启兴大事故。王之谥曰法兴。非虚美也。厥后每丁厌髑忌旦。设会于兴轮寺。以追其远及大王宗时。宰辅金良图信向西方。舍二女。曰花宝。曰莲宝。为此寺婢。又以逆臣毛尺族类充贱。故二种铜锡至今执役。予游东都登金刚岭。见孤坟短碑。慨然不能自止。是日山人会食。问其故。即吾舍人讳日也。亦可谓去滋久。思滋深矣。按阿道碑。法兴王出法名法云。字法空。今按国史及殊异传。分立二传。诸好古者请详捡焉。

[觉训]赞曰。大抵国君与下举事。可与守成。未可与虑始。加有时之利不利。信无信系焉。则原宗虽欲刱兴佛法。固难朝令而夕行。然承本愿力。位据崇高。又赖贤臣启沃。能以美利利天下。卒与汉明齐驱并驾。伟矣哉。夫何间言。以梁武比之非也。彼以人主为大同寺奴。帝业坠地。法空既逊让以固其嗣。自引为沙门。何有于我哉。髑经所谓王比丘殊身同体矣。若乎扫迷云放性空之慧日挟之以飞者。惟厌髑之力乎。

上篇:阿道《海东高僧传》 下篇:法云《海东高僧传》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能变

即指八识。唯识宗谓万法皆为识之所变,故谓八识为能变...

六和塔

中国宋代古塔。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。其地旧...

俱有法

【俱有法】 p0925  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:俱有法云...

宗门宝积录

凡九十三卷。清代僧山晓本晰编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...

破我

【破我】 佛教不主张有一个常、一、主宰的神我(即婆罗...

胡瓶

鸟头之瓶。乃千手观音四十手中,右面一手所持之物。其...

句语三昧

(术语)于语句发妙悟,通达无碍也。三昧为梵语,一心...

新往菩萨

为“旧住菩萨”之对称。于净土中之菩萨,新往生至净土...

根本智

又名如理智、无分别智、正智、真智等,即符合真理的无...

诸识生缘

诸识生缘者。   一、眼识现行,若依肉眼,具九缘生,...

三种灌顶

(名数)一、摩顶灌顶,诸佛摩行者之顶,而授成佛之记...

无量尊

(佛名)无量寿佛之异称。无量寿经下曰:应时无量尊,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
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...
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
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...

【大藏经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
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:...

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

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,经历许多的修练,因而获得极...

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

问: 请师父开示,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...

秋季最佳的5种润肺止咳食物

1、柿子 中医认为,柿子性寒味甘微涩,归肺、脾、胃、...

初学念佛不可散念,必须计数

念佛的人,切忌散念,因为散念不能摄心,念成习惯,就...

生重前行,死归净土

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,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,以...

以金刚慧断烦恼

今天接着讲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。四祖道信大师说:...

念念不忘,心心不懈,即此便是修行之要

身为大患之本,众苦所聚,六道生死,先要识此生死苦因...

外境永远没有错

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:一个是外境,一个是内心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