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延寿〔《神僧传》卷第九〕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僧延寿。字冲玄。总角诵法华经。五行俱下。六旬而毕。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。衣无缯纩食无重味。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。尝谓曰。汝与元帅有缘。他日当大作佛事。惜吾不及见耳。初住天台智者岩。九旬习定。有鸟斥鷃巢于衣裓(苦得切)后于国清行法华忏。夜见神人持戟而入。师诃之曰。何得擅入。对曰。久积善业方到此中。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。遂上智者岩作二阄。一曰一生禅定。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。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。乃至七度。于是一意专修净业。振锡金华天柱峰诵经三载。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口。遂获辨才。初演法于雪窦。建隆元年忠懿王请住灵隐。二年迁永明。日课一百八事未尝暂废。学者参问。指心为宗以悟为则。日暮往别峰行道念佛。旁人闻螺贝天乐之声。忠懿王叹曰。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专功也。乃为立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。居永明十五年。弟子一千七百人。常与众受菩萨戒。夜施鬼食昼放生命。皆悉回向庄严净土。时人号为慈氏下生。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加趺而化。

上篇:全宰〔《神僧传》卷第九〕 下篇:全清〔《神僧传》卷第九〕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眼根明见

【眼根明见】 p0999 大毗婆沙论九十五卷一页云:问:何...

二种佛境

证境和化境。证境是诸佛所证的境界,也就是真如法性的...

五种不应施

(名数)不应施与于人者有五种:一以非理之财物,二酒...

胜因

(术语)殊胜之善因也。佛说无常经曰:胜因生善道,恶...

义净

(635-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山东历城...

他生

执他生者,复有三辈,云何为三。   一、计从他有情生...

逆流行者

【逆流行者】 p0928   瑜伽八十六卷十六页云:与此顺...

我痴

【我痴】 p0647  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:我痴者:谓...

慧文(约六世纪)

慧文,一称慧闻;他的籍贯和生卒年月,传记不详。据《...

南泉圆相

(公案)时慧忠国师嗣法于六祖大师,道化帝乡,誉冠一...

世谛不生灭

(术语)凡夫以世谛之事相为常住而着之,以二乘为无常...

别解脱经

即戒本。以戒本中说别解脱律仪,故称别解脱经。(参阅...

【大藏经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
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
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: 一时...

【大藏经】慈悲道场忏法

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。郗氏...

圣严法师《祭祖》

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,饮水思源、慎终追远是很...

木鱼的由来

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,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,如在民族...

念「阿弥」也比念「弥陀」要好

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、无量光。阿是一个否定性...

【推荐】佛法让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

凌晨12点刚过,老公把我叫醒。他说接到姐姐的电话,说...

念佛所见之境,不可欢喜怖畏

念佛所见之境,恶境不可怖畏,但摄心正念,其境即消。...

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

摩耶经云: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,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...

佛教基本理论

1. 四圣谛 谛(satya)的含义是实在、真理。四圣谛即苦...

只要种子还在,希望就在

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。无论受多少艰,无论经历多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