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真表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真表者。百济人也。家在金山世事戈猎。后入深山以刀截发。苦到忏悔举身扑地。志求戒法誓愿要期。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。夜倍日功绕旋叩榼。心心无间念念翘勤。经于七宵诘旦。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。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。感斯瑞应勇猛过前。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。而推表坠于岩下。身无所伤。葡卜就登石坛上。加复魔相未休。百端千绪。至第三七日质明。有吉祥鸟鸣曰。菩萨来也。乃见白云若浸粉然。更无高下。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。兜率天主透迤自在。仪卫陆离围绕石坛。香风花雨一时交集。须臾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。垂手摩表顶曰。善哉大丈夫。求戒如是。至于再至于三。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。乃为授法。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。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。寻发天眼焉。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。复赐名曰真表。又于膝下出二物。非牙非玉。乃签检之制也。一题曰九者。一题曰八者。各二字。付度表云。若人求戒当先悔罪。罪福则持犯性也。更加一百八签。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。如来戒人。或九十日。或四十日。或三七日。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。佛前望空而掷其签。堕地以验其罪灭不灭之相。若百八签飞逗四畔。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。即得上上品戒焉。若众签虽远。或一二来触九八签。拈观是何烦恼名。抑令人重复忏悔已。正将重悔烦恼签。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。去者名中品戒焉。若众签埋覆九八者。则罪不灭不得戒也。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大慈氏重告诲云。八者新熏也。九者本有也。嘱累已大仗既回山川云霁。于是持天衣执天钵。犹如五夏比丘。徇道下山草木为其低垂覆路。殊无溪谷高下之别。飞禽鸷兽驯伏步前。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。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时。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。脱衣覆路者。毡罽氍毹承足者。花絪美褥填坑者。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。有女子提半端白[叠*毛]覆于途中。表似惊忙之色。回避别行。女子怪其不平等。表曰。吾非无慈不均也。适观[叠*毛]间皆是狶子。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。原其女子本屠家。贩买得此布也。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。表语之曰。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。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。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跽于前。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。四望信士不劝自来。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。

上篇:义福〔《神僧传》卷第七〕 下篇:明达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不受谏戒与违僧谏戒不同

子题:违僧谏戒谏竟即犯、不受谏戒要待事成、别谏谏止...

懒残

(人名)高僧传曰:衡岳寺僧明瓒禅师,性懒而食残,号...

往觐五益

往觐,即往诣佛国见佛。往觐五益,指由十方国土往诣安...

赤盐

(杂语)阿罗汉虽断染污无智而证涅槃之真理,然不断不...

业类差别

【业类差别】 业力的分类,在佛经中至为复杂,名目繁多...

敕命

(术语)因如来为无上法王,故称其教命云敕命。...

极微有十五种

【极微有十五种】 p1198 瑜伽五十四卷十一页云:略说极...

摩尼

梵语 mani,巴利语同。又作末尼。意译作珠、宝珠。为珠...

憍与慢

【憍与慢】 p1331 发智论二卷十八页云:云何憍?答:诸...

反抄

(杂语)反被袈裟也。寄归传二曰:屏私执务随意反抄。...

现前相

何等现前相?谓正处无常由因随逐今受无常故。...

三善根

(名数)一不贪,二不瞋,三不痴。十住毗婆沙论一曰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盂兰盆经

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: 一时佛...

【大藏经】僧伽吒经

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
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...

【大藏经】右绕佛塔功德经

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...

凡修行人,心要有主宰

又凡修行人,要心有主宰。见好境界,不生欢喜,见不好...

「善念」和「善根」的差别

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,我们一般人是善念,善念跟善根的...

明学长老:只要穿上僧服,我就不会再脱下来

苏州古城以西,太湖以东,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,这便...

心量越大的人,越能成就大事

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。自己真正发了菩...

【推荐】外道相善,乱菩萨法

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想要...

猕猴喻

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,主人赢钱的时候,回家...

善待我们的父母

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,无论是孩子吃的...

把聪明转变成智慧

大凡立身处世,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,但聪明与智慧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