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瑞仙(绍兴慈氏院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七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瑞仙会稽人。幼缠尘网几溺爱河。年二十奋然去家。会试经披剃。精习大小律藏。至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句。忽自省曰。戒者束身法耳。胡自缚耶。遂探究台教。一日阅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。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处。疑曰。既不自又不他不共不无因。毕竟从何而生也。叹曰。因缘生法虽照以空假三观。不过抑扬性海。心佛众生名异体同。十境十乘妙心成智不思议境。智照方明固非言诠所能及也。遂更衣谒诸耆宿。后登投子山见广鉴禅师。问曰。甚处来。曰两浙东越。鉴曰。东越事作么生。曰秦望山高鉴湖水阔。鉴曰。秦望山与自己是同是别。曰梵语唐言。鉴曰。犹是业林秖对毕竟是同是别。师便喝。鉴便打。忽有省。礼拜曰。恩大难酬。后开法于慈氏。尝问僧。三个槖驰两只脚日行万里。趁不着。而今收在玉泉山。不许时人乱斟酌。尔等向甚处与仙上座相见。一众无能下语投其机者。终于本山。

上篇:道旻(江州圆通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七] 下篇:天游(隆兴府云岩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七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善方便经

(经名)善方便陀罗尼经之略名。...

引发静虑

【引发静虑】 p0377 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:引发静虑、谓...

田素庵

宋末元初人,属临济宗。又作田素庵。江都(江苏)人,...

五轮际

(术语)谓最下之虚空轮也。璎珞本业经上曰:下至五轮...

圆澄

(1561~1626)明代曹洞宗僧。会稽(浙江)人,俗姓夏...

显行示观

显行与示观之并称。为日本净土宗西山派之祖证空解释观...

拒劝学戒缘起

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佛在拘睒毗,比丘如法谏阐陀...

取支差别

【取支差别】 p0816   瑜伽十卷一页云:欲取云何?谓...

观法

(术语)于心观念真理之法也。同于观心。止观曰:观法...

善无畏(637—735)

善无畏(正翻净师子),中印摩揭陀国人。他的先代出身刹...

六波罗蜜

【六波罗蜜】 译作六度,为到彼岸之意。即为达成理想、...

宗信

元代临济宗僧。婺州(浙江)人,俗姓方。号及庵。生卒...

【大藏经】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
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...

【大藏经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

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...

【大藏经】妙法莲华经

妙法莲华经弘传序(唐终南山释道宣述) 妙法莲华经者...

【大藏经】正法念处经

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,道之所生万殊,名盖众...

《华严经疏》中的十种回向

在《华严经疏》这部书里,把回向分为十种。哪十种呢?...

佛陀的一天

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:上午,下午,第一时夜,...

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

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,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...

【推荐】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

《法华经》中说:诸苦所因,贪欲为本。作为欲界众生,...

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

慈舟律师行解精进,弘传华严而希心莲宗,与弘一律师同...

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

功德宝山神咒 南(nan)无(mo)佛(fo)驮(tuo)耶(...

摆渡自己的心灵

人的一生,就像一次长途摆渡。在生命的河流中,我们只...

肉食素食可以影响性格

实验证明,含钙量多的食物,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,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