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沙啰巴(元燕都庆寿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一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沙啰巴西国积宁人。总丱即依癹思巴帝师剃染。习诸部灌顶法。又从着栗赤上师学大小乘。时有剌温卜。善通焰曼德迦。密教为世所称。投之尽得其道。所以善吐番音说诸妙法兼解诸国文字。后因迦啰思巴帝师荐于世祖。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经。各若干部。其辞旨明辩。特赐大辩广智之号。其时僧司虽盛而风纪寝弊。官吏不能干城遗法抗御外侮。返为僧害。世祖每论至此切忧之。乃选能者整维其失。故特授师为江浙等处释教都总统。帝亲劳送之。既至江南尽削去烦苛务从宽大。故遐迩僧寺赖以安之。随改统福广。因师之气正德庄严峻不倚。是以多忤同列。尝自叹曰。天下何事耶。吾人自扰之耳。朝廷设官愈多。则天下之事愈烦。况释教乎。今僧之苦无他。盖官多事烦耳。所谓十羊九牧可胜言哉。遂建言以闻。得旨尽罢诸路总统。天下快焉。师即遁迹垄坻。筑室种树将欲终老。至大中复召至燕京。拜光禄大夫大司徒。皇太子诸王尝问法要。诏给廪馆于庆寿寺。所译之经朝廷皆为刊行。延佑元年十月五日示疾。赐钞万缗。敕太尉渖王视医药谢却之。竟面佛端坐而化。帝悼之哀赐给葬。遣使驰驿送归故里。建塔。[如惺]系曰。译经之盛莫过于六朝盛唐鸠摩什实叉难陀辈。及入五代北宋则渐渐寝矣。况自康王渡江胡马南饮。銮辇驰遁淳熙之后。虽有一隙之暇。乌能于是哉。至元世祖而华夷一统。始复有译经之命。入我国朝。洪武建元以来以三藏颇足摩滕不至故止是例。今于元史仅得此人。庶不虚此首科亦几希矣。

上篇:宗渊(宋宜阳柏阁小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三十] 下篇:净真(松江兴圣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一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深法忍

(术语)甚深之法忍也,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种种浅深...

骨锁观

又作骨想观。为断除贪欲之心,观想人之身体为白骨连锁...

顿悟

Dunwu   佛教教义。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。...

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

【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】 p0898   瑜伽八十四卷...

兔毛尘

梵语 ?a?a-rajas。谓可止住于兔毛尖之微尘。相当于羊毛...

空有

【空有】 空与有的并称。在佛法上,遮遣谓之空,建立谓...

即心念佛

又作约心观佛、理持念佛。即住于心佛同体之观而念佛。...

立破

(术语)能立与能破也。以宗因喻之三支,成立自义,谓...

悉昙字 (tsa)。四十二字门之一。又作蹉、縒、哆娑。...

荤辛

荤是肉类的食物,辛是气味辛辣的蔬菜,如葱、蒜等,为...

正明十二因缘

法界次第云:   一、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,通是无明...

释外道小乘涅槃论

(书名)提婆菩萨造释楞迦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之略名。...
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
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九横经

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
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...
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
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...

世有倡高调者,厌闻因果报应之事,只以一切皆空不著

世有倡高调者,厌闻因果报应之事,及与勤劳修持之法,...

证严法师说故事《佛陀和他的弟子们》

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,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...

宁做老实头,狂慧反有落空之祸

世人之中,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、业障深...

常不轻菩萨

这位菩萨遇见比丘、比丘尼,或者遇见优婆塞、优婆夷时...

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

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,宋代著名高僧。梓州(今四川三台...

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

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,障碍...

文珠法师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》

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,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。...

不精进,业障很重该怎么办

问: 弟子不精进,业障很重。 梦参老和尚答: 你自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