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欢喜(无侧)(唐京兆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九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欢喜。不知何许人也。性无羁束慈忍宽和。人未尝见其愠色。故号之焉。观国之光至于京辇。贵达下民延之少见违拒。言语不常事迹难测。德宗皇帝闻而重之。兴元十二年敕永泰寺置戒坛度僧。时喜与保唐禅宗。别敕令受戒。缁伍荣之。至其年六月十九日卒于本寺焉。有会稽云门寺释无侧者。外国人。未知葱岭南北生也。若胡若梵乌可分诸。建中中越碛东游。得意则止度其冬夏。后栖越溪云门寺修道然善体人意。号利智梵僧焉。相传则是康宝月道人后身也。必尝以事征验而知。与名德相遇谈话终夕吴兴皎然题侧房壁云。越山千万云门绝。西僧貌古还名月。清朝扫石行道归。林下眠禅看松雪。其高邈之状在昼辞焉。

上篇:道晤(唐温州陶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九] 下篇:皎然(福琳)(唐湖州杼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九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华缨不得散佛僧身及饮食上

子题:佛腊 行事钞·诸杂要行篇:“萨婆多,不得以华香...

金刚般若经疏

(一)全一卷。隋代天台大师智顗(531~597)讲述。又称...

四难

(一)指值遇佛陀出世、佛陀说法华经、听闻法华经、听闻...

尼摩触戒开缘

亦名:摩触戒开缘 行事钞·尼众别行篇:“四分,同僧中...

夺比丘衣戒缘起

亦名:夺衣戒缘起 子题:痴相四位、不知诵戒、不知说戒...

业成

(术语)业事成办之略。真宗之用语,平生业成。...

七种无上

(名数)如来有七种之无上:一、身无上,具三十二相八...

华手经

(经名)佛说华手经,十卷,秦罗什译。有三十五品,因...

总义四相

【总义四相】 p1402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:由四种相,...

僧众本务

子题: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、灭佛法、住持之士 行事...

六度无极

即六波罗蜜。波罗蜜(梵 pāramitā),旧译作度。以菩...

光明藏

(杂语)光明之府库也。思益经一曰:如来身者,即是无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大人觉经

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,常...
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
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姚秦三藏鸠摩罗...
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
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...

【大藏经】金光明最胜王经

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...

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

我们讲道,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。 一、世间之...

【推荐】人的十二种特点

作为人的特点,安士居士在这里,概述了十二种特点: 首...

锡杖功用与功德

从今天开始,我们将进入《净行品》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...

自性是佛,为什么还要拜佛

问: 自性是佛,为什么还要拜佛? 大安法师答: 这里...

学佛以后,修行的三个重点

我们学佛以后,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:第一个是因缘,第...

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

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,比丘们深得法益,身心自在...

生死轮回的根源

我们再看第二段,用诸妄想。这是关键点。 我们今天生...

无目之人

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:一个没有眼睛的人,他的脚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