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点点师(宋卬州大邑灵鹫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点点师者。不知何许人也。孟氏广政中隐卬南大邑山寺。多游廛肆中。虽事削染恒若风狂。或与人接必指点而言。故目是称焉。有命斋食者。酒肉不间率以为常。俚人亦不之厌也。日之夕矣乃市黄白麻纸笔墨置怀袖以归。行数里。沉酣而至瞑矣。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。入后阖扉人不得造。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。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大书。莫晓其文字。往往咄嗟如决断处置。久之明暗间熟视闪烁若有人森列。状如曹吏。则襦裳非世之服饰。观者怖惧而退。诘旦微询其事。怒而弗答。居数载卬。笮之人咸神异之后。不知其终。

〔赞宁〕系曰。点点师而能劾鬼。别无高洁轨生物善。亦与古人判冥司事者同邪。通曰。所作在心。如不从正道力中生。则与五斗米道同。如不从有心符禁中起。则感鬼神归信驱策之耳。故善戒经云。若须神通应感化度为示神足。庄严论中。菩萨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。又或此是辟支行位人也。故论云。独觉依彼。彼村落乞食。以身济度。不以语言。示现种种神通境界。为令诽谤者归向故。

上篇:宗合(道因)(宋潭州延寿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下篇:行满(宋天台山智者禅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律仪业

复次业差别有三种,谓律仪业、不律仪业、非律仪非不律...

银地

(杂名)或曰金地琉璃地等。佛阁道场之通称。...

檀越施与下众法

亦名:时非时施衣与下众法、沙弥受檀越施衣法 子题:安...

八种声

(名数)如人口舌所发之声,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,谓之...

阿刍婆

(杂语)Akṣobhya,又作阿閦婆。数名。俱舍论十二列五...

一场罗

禅林用语。即一场惭愧。[忄*么][忄*罗],表示惭愧、耻...

摩诃毗罗

梵名 Mahāvīra。意译大雄。即尼乾陀若提子,为印度耆...

秘密箱

(物名)灌顶式时容纳大阿阇梨所受用之金刚杵、散杖、...

正解脱及正智

【正解脱及正智】 p0505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七页云:经言...

动物崇拜

属自然崇拜之一种。始于后期自然宗教,乃狩猎时期原始...

懈慢界

又名懈慢国,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...

果胜利圆满

【果胜利圆满】 p0811  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:云何由...

【大藏经】修习止观坐禅法要

天台止观有四本:一曰《圆顿止观》,大师于荆州玉泉寺...

【大藏经】百喻经

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...

【大藏经】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

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...

【大藏经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

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...

佛经精华摘要

华严经 ☆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。 ☆ 离菩提心。一切...

劝君早办修行路,莫为儿孙做马牛

在明朝,有个人叫罗洪先,他特别有才华,二十多岁就高...

把牛奶存在牛肚里

有一位养牛的人,他养的牛,乳汁特别多,他觉得自己养...

本既无迷,悟亦不立

问:如何是修道? 师云:道不属修。若言修得,修成还坏...

如何能得福最快,所愿速成

问: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,什么方法使我...

佛教为何反对自杀

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:人是向死的存在。在人的一生中...

温馨漫画:母爱千千变

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...

念佛一定要「念兹在兹」

我们很多人念念佛,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,就往外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