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亡名(晋襄州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亡名。不知何许人也。观方问道不惮艰辛。胜境名山必约巡访矣。天福中至襄州禅院挂锡。与一僧循良守法。同九旬禁足。其人庠序言多诡激。称名曰法本。朝昏共处。心雅相于若久要之法属焉。法本云。出家习学即在邺都西山竹林寺。寺前有石柱。他日有暇必请相访。其僧追念前约因往寻问。洎至山下村中投一兰若止宿。问彼僧曰。此去竹林寺近远。僧乃遥指孤峰之侧曰。彼处是也。古老相传昔圣贤所居之地。今但有名存耳。故无精庐净舍。立佛安僧之所也。僧疑之。诘旦而往。既睹竹丛。丛中果有石柱。茫然不知其涯涘。僧忆法本临别之言。但扣其柱即见其人。遂以小杖击柱数声。乃觉风云四起咫尺莫窥。俄尔豁开楼台对耸。身在三门之下逡巡。法本自内而出。见之甚喜。问南中之旧事说襄邓之土风。乃引度重门升秘殿。领参尊宿若纲任焉。顾问再三。法本曰。早年襄阳同时禁足。曾期相访。故及山门也。尊宿曰善。可饭后请出。在此无座。言无凡僧之位次也。食毕法本送至三门相别。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向。顷之宛在竹丛石柱之侧。余并莫睹。其僧出述其事。罔知伊僧其终焉。

〔赞宁〕系曰。入竹林僧何人也。通曰。遇仙之士亦仙之士。圣寺之游岂容凡秽。一则显圣寺之在人间。一则知圣僧之参缁伍。无轻僧宝凡圣混然。此传新述于数人。振古已闻于几处。且如此齐武平中释圆通曾瞻讲下僧病。其僧夏满病差。约来邺中鼓山竹林寺。事迹略同。此盖前后到圣寺也。

上篇:行遵(晋阆州光国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下篇:狂僧(曹和尚)(汉洛阳告成县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有对

梵语 sa-pratigha。为“无对”之对称。对,为碍之意。...

佛陀耶舍

梵名 Buddhaya?as。又称佛驮耶舍。意译觉明、觉名、觉...

有名无实

(术语)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。即世俗之法,皆为因缘...

毗沙门讲

(修法)讲赞毗沙门天王之法事也。...

魔道

又作魔罗道。指恶魔之行为,或恶魔之世界。楞严经卷六...

五种寂静

【五种寂静】 p0263 显扬二十卷十八页云:寂静差别者:...

梵皇

佛之异称。佛生于西北梵地,为法中之皇帝,故称梵皇。...

不害

不害者,无瞋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,不损恼为业,当知不...

上乘密宗

(流派)上乘之名,通于诸大乘,为显秘密宗之上乘,而...

清净觉相

(术语)本觉之真相也,正觉之体离染污,故云清净。圆...

大焦热地狱

大焦热,梵名 Pratāpana,巴利名 Patāpana。又作大热...

众生界

(界名)对佛界之称。十界中除佛界,总称他九界曰众生...

【大藏经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

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施灯功德经

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名经

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...
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
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...

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

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。佛陀的破斥,是先安立一个例子,...

「潜伏」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

印光法师告诉我们: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...

受得一分委屈,消得一分业障

第七委屈难受者。 此语,乃无知者言之。稍有程度者,断...

佛像为何还要开光

问: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? 正如法师答: 改革开放后,...

善男子的三种具足

有一段时间,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。当时...

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

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?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。就告诉...

别把自己看的太重

一只骆驼,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,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...

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

问: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? 答: 归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