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智[工*刀/言](唐邺都开元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一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智[工*刀/言]。不知何许人也。少而英伟长勤梵学。凡诸经论一听入神。其所讲宣也音辩浏亮。每临台座自谓超绝。所患者听众无几。虞其以水传器。器器不空繄我独无。乃辜佛意。遂负箱帙遍历名山以询智者。末至衡岳寺憩息月余。尝于寺闲斋。独自寻绎疏义。复自咎责曰。所解义理莫违圣意乎。况思兀然。偶举首见老僧振锡而入曰。师读何经论穷何义理。[工*刀/言]疑其名岳之内车辙原中罗汉混凡曾何可测。乃自述本缘。因加悔责。又曰。傥蒙贤达指南请受甘心。钤口结舌不复开演矣。老僧笑曰。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。大圣犹不能度无缘之人。况其初心乎。师只是与众生无缘耳。[工*刀/言]曰。岂终世若此乎。老僧曰。吾试为尔结缘。遂问[工*刀/言]。今有几赀粮耶。[工*刀/言]曰。自北徂南。裂裳裹足。已经万里。所赍皆罄竭矣。见受持九条衣而已。老僧曰。只此可矣。必宜鬻之以所易之直皆作麋饼油食之调。[工*刀/言]如言作之。约数十人食遂相与至炯野之中散掇饼饵。焚香长跪。咒曰。今日食我施者。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。我当教之得至菩提。言讫乌鸟乱下啄拾地上。蝼蚁蝇蠁莫征其数。老僧曰。尔后二十年方可归开法席。今且周游未宜讲说也。言讫而去[工*刀/言]由是精进道力不倦研摩。义味滋多。志在传授。至二十年。却归河比。盛化邺中。听众盈千数人。皆年二十已来。其老者无二三人焉。

〔赞宁〕系曰。中有末位变定难移。今世所修必招当果。今智[工*刀/言]依异僧之教。令二十年后待听徒。一如其言。如此则当生修当生果。故弗诬矣。诗曰。俟河之清人寿几何。将知永寿之人河清屡见矣。

上篇:契此(唐明州奉化县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一] 下篇:宁师(唐凤翔府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一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五顺下分结

【五顺下分结】 p0269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:问:若已永...

十六罗汉

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(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)、迦诺迦伐...

灭罪生善

灭罪,即藉忏悔、观佛、念佛、称名、持咒等宗教行为,...

不见举

(术语)三举之一。比丘犯罪而云不犯,谓之不见。...

净土述闻钞

全一卷。日本寂慧良晓撰。单称述闻钞。记述其师良忠所...

三多

(一)指亲近善友、听闻法音、修不净观。[长阿含经卷九...

五愿

菩萨所起之五种愿心。即:(一)发心愿,谓初发无上大菩...

不定业

“定业”之对称。善恶业中,受果与否尚未决定,或决定...

妄尽还源观

《妄尽还源观》,全称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一卷...

四信五品

依天台家之说,佛陀为阐明法华经之功德,曾在分别功德...

五大使者

指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王法牢狱。又作五天使者、五天使。...

苦言

(术语)呵他过之语。诫他之语。法华经信解品曰:如是...
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
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...
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

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...

【大藏经】浴佛功德经

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: 一时薄伽梵...

【大藏经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
尔时,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,偏袒(tǎn)右肩,合掌向佛...

圣严法师:不生病的人

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,有人问他:「老和尚,连你都会...

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

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,然后上坐。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...

人间如剧场,个个是演员

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,就要发起心来,慈悲喜舍四等心遍...

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

问: 请法师慈悲开示,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,...

现前一念,能缘一切正报

五戒即五常,不杀即仁,不盗即义,不邪淫即礼,不妄言...

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

何为三净肉,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: 一、不见,我眼...

佛法灭尽时,我们该怎么办呢

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,到现在差不多...

受持戒律的功德

世俗所说:受戒容易持戒难!确是有理,但亦在我们的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