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真表(唐百济国金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四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真表者。百济人也。家在金山世为弋猎。表多蹻捷弓矢最便。当开元中逐兽之余憩于田畎。间折柳条贯虾蟆。成串置于水中。拟为食调。遂入山网捕。因逐鹿由山北路归家。全忘取贯蟆欤。至明年春猎次闻蟆鸣。就水见去载所贯三十许虾蟆犹活。表于时叹惋。自责曰。苦哉。何为口腹令彼经年受苦。乃绝柳条徐轻放纵。因发意出家。自思惟曰。我若堂下辞亲室中割爱。难离欲海莫揭愚笼。由是逃入深山以刀截发。苦到忏悔。举身扑地志求戒法。誓愿要期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。夜倍日功遶旋叩搕。心心无间念念翘勤。经于七宵。诘旦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。感斯瑞应叹喜遍身勇猛过前。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。而推表坠于岩下。身无所伤。匍匐就登石坛上。加复魔相未休。百端千绪。至第三七日质明。有吉祥鸟鸣曰。菩萨来也。乃见白云若浸粉然。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。兜率天主逶迤自在仪卫陆离围繞石坛。香风华雨且非凡世之景物焉。尔时慈氏徐步而行。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。善哉大丈夫。求戒如是。至于再至于三。苏迷卢可手攘而却。尔心终不退。乃为授法。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。意识与乐根相应也。四万二千福河常流。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。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钵。复赐名曰真表。又于膝下出二物。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。一题曰九者。一题曰八者。各二字。付度表云。若人求戒当先悔罪。罪福则持犯性也。更加一百八签。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。如来戒人。或九十日。或四十日。或三七日。行忏苦到精进期满限终。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。佛前望空而掷其签。堕地以验罪灭不灭之相。若百八签飞逗四畔。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。即得上上品戒焉。若众签虽远。或一二来触九八签。拈观是何烦恼名。抑令前人重复忏悔已。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。掷其烦恼签。去者名中品戒焉。若众签埋覆九八者。则罪不灭。不得戒也。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焉。慈氏重告诲云。八者新熏也。九者本有焉。嘱累已天仗既回山川云霁。于是持天衣执天钵。犹如五夏比丘。徇道下山。草木为其低垂覆路。殊无溪谷高下之别。飞禽鸷兽驯伏步前。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。时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。脱衣覆路者。毡罽[毯-炎+瞿]毹承足者。华絪美褥填坑者。表咸曲副人情一一迪践。有女子提半端白[叠*毛]覆于途中。表似惊忙之色回避别行。女子怪其不平等。表曰。吾非无慈不均也。适观[叠*毛]缕间皆是狶子。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。原其女子本屠家。贩买得此布也。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。表语之曰。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。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。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跽于前。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。四望信士不劝自来。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。后人求戒。年年忏。罪者绝多今影堂中道具存焉。

〔赞宁〕系曰。表公革心变行。一日千里。果得慈氏为授戒法。此五十受中何受邪。通曰。近上法见谛自誓也。发天眼通。是证初二果也。非谛理现观而何。专据石坛与多子塔前自誓同也。或曰。所授签检以验罪灭之相。诸圣教无文。莫同诸天传授。或魔鬼所为不可为后法乎。通曰。若彰善瘅恶利益不殊。弥勒天主是天传授。非魔必矣。诸圣教中有忏罪求征祥证其罪灭不灭。然其佛灭度弥勒降阎浮说瑜伽。岂可不为后世法耶。十诵律云。虽非佛制诸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也。

上篇:道岸(唐光州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四] 下篇:秀律师(唐安州十力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四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违自顺他

“违他顺自”之对称。谓违背自家之本性而随顺他性。系...

波罗王朝

波罗,梵名 Pāla。西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末于孟加...

半斋讽经

(仪式)谓早粥已过,午斋未及,在其中间讽经也。...

性横修纵

(术语)台家所说法报应之三如来,正了缘之三佛性,行...

法界宫

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。依处在摩醯首罗天,是古佛成菩...

生佛

(一)指生存在世之佛陀。释门正统卷三(卍续一三○·三...

二种菩提心

(名数)一缘事菩提心,是以四弘誓愿为体,一众生无边...

七垢

垢是烦恼的别名,七垢就是七种的烦恼: 一、欲垢,即欲...

二应身

乃指天台宗所谓劣应身与胜应身之二应身而言。(一)劣应...

曹洞宗

(流派)禅宗五家之一。出所有二说:一为取曹溪六祖慧...

五阴魔

五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因此五者与烦恼,都是迷惑...

略说命终及趣生相

命终及趣生之相,言之至繁,兹略出之。   一、饿鬼业...

【大藏经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

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施灯功德经

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名经

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...
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
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...

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,它会不断引导你

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?往下看就知道了,佛陀他非常有...

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

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,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...

死心念佛,莫换题目

莲池大师,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。他早年是读书人,有深...

净界法师:牺牲今生安乐,保护临终正念

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,他问说:师父啊,你们寺庙...

五个方面分析「无我」的含义

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,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。随着...

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,更多骗术知多少

近些日子,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: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...

证严法师说故事《五浊恶世度有情》

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...

从点状的佛号,提升到片状的佛号

在净土宗,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,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