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光仁(本仁,居遁)(梁抚州疏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三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光仁。不知何许人也。其形矬而幺么。幼则气概凌物。精爽殆与常不同。早参洞山深入玄奥。其辩给又多于人也。尝问香严禅师。答微有偏负。曰某累茧重胝而至。得无劳乎。唾地而去。后居临川疏。山。毳客趋请颇有言辞。着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行于世。终入龛中。已有白鹿至灵前屈膝而起。时众谓为作吊焉。次筠州白水院释本仁。不知何许人也。得心于洞山法席。仁罕谈道。而四方之人若影之附形。却之还至。乃徇丹阳人请住。无几时。天复中至洪井高安白水院聚徒。垂欲入灭。先触处告违。乃集众焚香曰。至香烟尽处是某涅槃时。如其言端坐而化。次龙牙山释居遁。姓郭氏。临川南城人也。年殆十四警世无常。而守恬。淡白亲往求出家于庐陵满田寺。于嵩山受具戒。已思其择木。乃参翠微禅会。迷复未归莫知投诣。闻洞上言玄格峻。而躬造之。遁少进问曰。何谓祖意。答曰。若洞水逆流即当为说。而于言下体解玄微。隐众栖息。七八年间孜孜戢曜。时不我知。久则通矣。天策府楚王马氏素藉芳音。奉之若孝悌之门禀毗长矣。乃请居龙牙山妙济禅院。侁侁徒侣常聚半千。爰奏举诏。赐紫袈裟。并师号证空焉。则梁贞明初也方岳之下。号为禅窟。窥其室得其门者亦相继矣。至龙德三年癸未岁八月。遘疾弥留。九月十三日归寂。遁出世近四十余龄。语详别录。

上篇:智闲(大同)(梁邓州香严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三] 下篇:师备(梁福州玄沙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十三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托事显法生解门

华严宗十玄门之一,此门乃就“智”而言。又作托事显法...

住力

(544~623)唐初僧。河南阳翟人,俗姓褚。八岁出家,...

光三摩耶论

(书名)众贤着。显宗论之异名。光者光显之义,三摩耶...

苾刍律仪

(术语)苾刍应受持之戒律。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。...

释鉴稽古略续集

凡三卷。明代僧幻轮着。略称稽古略续集。收于大正藏第...

三受分二

【三受分二】 p018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:如是三受,...

梵语 ?āstra。音译设娑怛罗。意译效、训。即圣人垂训...

铁钾地狱

钾,即甲、铠。即铁钾着身,不能动弹而受苦痛之地狱。...

掩色

(术语)掩隐白毫之色之意,谓佛陀之死也。又用于高僧...

大乘玄论

凡五卷。隋代嘉祥大师吉藏(544~623)撰。今收于大正...

智慧灯

(譬喻)智慧能破愚痴之闇,故譬以灯光。智度论四十一...

那罗延

(天名)Nārāyaṇa,天上力士之名。或梵天王之异名。...

【大藏经】普贤行愿品

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

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...

【大藏经】佛遗教经

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(亦名遗教经)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...

【大藏经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

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。法讳希运。住洪州...

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

问: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...

【推荐】一念成魔,一念成佛

我们的本来面目,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!古人说:有一...

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

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,我们坚决不做。菩萨在《地...

贫而不贪,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

贪会招祸,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?贫穷的贫。贫而...

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

众所周知,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...

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

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。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,有...

提婆菩萨的宽恕

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,以手拈花,迦叶尊者破...

播放念佛机播经机,度无形众生可以吗

问: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、VCD,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