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僧照(汉洛京法林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僧照。姓张氏。范阳人也。年十四出家投悯忠寺。聪晤绝俦神仪伟秀初受经偈日诵数千百言。目所览者过于宿习。吐论知见有老成之风。遂度为沙弥。受具已来历于再闰。暗诵经典已逾六大部矣。即最胜王大悲维摩法华等经。傍加听寻经论十数年间。深文伏义蓝出青矣天佑中游方南下。爰届中山。元戎王处直请住法华寺。相次易帅请之。太傅陇西公连表荐赐紫方袍加至真大师。次则扶风马公。请为僧正。非所好也。及抵洛阳有命开法华经讲止法林院。况乎都阙浩穰象龙辐凑。及照之唱导翕如于下风伏膺矣。以干佑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灭于讲院。春秋七十。僧腊五十。四众号慕。侍中李公倾易定。曾为外护复守洛宅。饰终丧礼悉以资奉。粤四月三日迁神于城南行茶毗法。收舍利红润可数百粒。济阳丁公为保厘之簉职。为树塔于广化之寺南冈。照平昔讲凡七十余座。勤勤为法门生颇多。宰臣马公孙最所钦重。前后赠诗仅数十首。洛中为美谈矣。

上篇:恒超(汉棣州开元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 下篇:从隐(梦江)(汉洛阳天宫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七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地狱界

(界名)十界之一。差别于其他九界而谓之界。...

大唐三藏取经诗话

凡三卷。撰者不详。又称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。其版本有...

三衣脱着法式

亦名:袈裟脱着法式 子题:比丘畜二副三衣、三衣并有入...

一分常论

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;属于计执前际而起之...

乾陀

(地名)Yugaṁdhara,山名。瑜干驮罗之略。译曰双持。...

律藏诸部异执相别理一

戒本疏·解今题目:“问:‘上列四种异执不同(二部、...

五正行

(术语)净土门所立。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。对于杂行...

业障

梵语 karmāvarana。指业即障。三障之一,四障之一。又...

信解补特伽罗

信解补特伽罗者,谓随信行已至果位,见至补特伽罗者,...

旧住菩萨

(术语)对于新往生净土之菩萨而称旧住于土之菩萨。...

一时

1、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。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,一时佛...

老死有二种业

【老死有二种业】 p0622  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:老死...

【大藏经】佛遗教经

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(亦名遗教经)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...

【大藏经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

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。法讳希运。住洪州...

【大藏经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
香赞: 炉香乍(zh) 爇(ru)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玉耶女经

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: 一时,佛在...

宏海法师:马蹄无处避残红《彻悟禅师语录》要解

第一讲 各位大德法师,各位居士同修,各位有缘,大家下...

除虎记

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, 时时谦虚,以礼待人,则所...

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

汝既发心皈依,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。谓以大菩提心,俾...

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

观音菩萨有求必应,求财得财,求子得子,可有时为什么...

心净国土净

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,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...

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

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?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?看下...

慧律法师《去贪则清凉》

学佛,就是要超越自己。但要从何下手呢?第一,要从去...

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

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,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