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僧晃(唐绵州振向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九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僧晃。姓冯氏。绵州涪城南昌人。形长八尺。颜貌都伟。威容整肃。动中规矩。而鹰眼虎身鹅行象步。声气雄亮志略宏远。纲维法任有柱石焉。故使岷巴领袖咸所推仰。昔年在志学。文才博达。时共声誉。尝梦手擎日月太虚中坐。便晃然厌俗。欣慕出家。私即立名为僧晃也。父母未之许。拘械两足牢系屋柱。决意已绝誓心无改。不移旦夕锁自然解。乃叹曰。夫志之所及也。山岳以之转。江河以之绝。城台以之崩。瀛海以之竭。日月为之潜光。须弥为之崩颓。星辰为之改度。嘉树为之藏摧。况复金木之与桎梏。奚足以语哉。二亲顾其冥感。任从道化。依彖法师出家受业。学通大小夙夜匪懈。会梁末周初佛法淆滥。行多浮略迂诞毗尼。晃具戒未闻。而超然异表。少能精苦性自矜持。卒非师友所成立也。众皆挹其神宇。密相高尚。及升坛之后。偏攻十诵。数年劬劳朗鉴精熟。研微造尽彬郁可崇。周保定后更业长安。进学僧祇讨其幽旨。有难必究是滞能通。又于昙相禅师禀受心法。观道圆净由此弥开。又于开禅师方等行道。洞入时伦无与相映。自此罕得而传者。由多营福业劳事有为。是以隐坠世不称也。既而遐迩讽德。声闻天庭。武帝下敕。延于明德殿。言议开阐弥遂圣心。乃授本州三藏。大隋启祚面委僧正。匡御本邑。而刚决方正赏罚严平。绵益钦风贵贱攸奉。前后州主十有余人。皆授戒香断恶行善。开皇十五年。又于寺中置头陀众。僧事蠲免以引堕者。仁寿以后。重率寺众共转藏经。周而复始初不断绝。供给嚫锡一出俗缘。皆晃指授。故福报所至如泉不穷。僧业茂盛方类推举。以武德冬初。终于所住之振向寺。春秋八十五矣。初未终前。佛堂莲华池自然枯竭。池侧慈竹无故雕死。寺内蔷薇非时发花晔如夏月。众以荣枯两瑞不无生灭之怀德异常伦故。感应之所期耳。

上篇:慧达(隋天台山瀑布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九] 下篇:住力(唐杨州长乐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九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胸行

(杂名)以胸步行者之意。蛇,蜥蜴等也。...

勤息

(术语)梵语沙门之译名。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之义。...

掏珠法

(仪式)摄真实经谓佛部,右手拇指与头指。金刚部,右...

断想

【断想】 p1414 发智论一卷十九页云:云何断想?答:除...

寂念

即禅定。禅定时,虑念寂静,称为寂念。圆觉经(大一七...

人命不停

(杂语)人命无常也。涅槃经二十三曰:人命不停,过于...

劝发

梵语 utsāhana。劝为奖劝之意,发为发起之意。依法华...

佛陀什

梵名 Buddhajīva。五世纪北印度罽宾国人。又作佛驮什...

如意宝总持王经

(经名)一卷,宋施护译。说如意宝总持者神咒之名。受...

六种震动

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。又作六变震动、六反震动。略称六...

秉拂

(术语)禅林之语。一寺之首座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开示...

清净利行

【清净利行】 p0960 瑜伽四十三巻十六页云:云何菩萨清...
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
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...

【大藏经】肇论

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...
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
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...
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
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...

净慧法师:做人的六条标准

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? 我想,落脚点就在实际...

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

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,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。那...

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

禅宗分五家:临济、曹洞、云门、法眼、沩仰。临济宗是...

【推荐】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,有三种方法来解决

诸位!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,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...

欲论人者先自论,欲知人者先自知

人生活在人群中,都希望对自己、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...

婆罗门索债

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天,佛陀带着比丘...

何谓「一实相印」

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三世诸佛...

五阴无我,虚伪无主

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,也就是讲前面五蕴(色蕴、受蕴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