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志湛(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八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志湛。齐州山荏人。是朗公曾孙之弟子也。立行纯厚。省事少言。仁济为务。每游诸禽兽而群不为乱。住人头山邃谷中衔草寺。寺即宋求那跋摩之所立也。读诵法华用为常业。将终之日。沙门宝志奏梁武曰。北方山荏县人住今衔草寺须陀洹果圣僧者今日入涅槃。杨都道俗闻志此告。皆遥礼拜。故湛之亡也。寂无余恼。端然气绝。两手各舒一指。有西天竺僧解云。若二果者舒两指。验湛初果也。还收葬于人头山。筑塔安之。石灰泥涂。鸟狩不敢凌污。今犹存焉又范阳五侯寺僧。失其名。常诵法华。初死之时权殡堤下。后迁改葬。骸骨并枯惟舌不坏。雍州有僧亦诵法华。隐于白鹿山。感一童子常来供给。及死置尸岩下。余骸枯朽惟舌如故。齐武成世。并州东看山侧有人掘地。见一处土其色黄白。与旁有异。寻见一物状如两唇。其中有舌鲜红赤色。以事闻奏。帝问诸道人。无能知者。沙门大统法上奏曰。此持法华者。六根不坏报耳。诵满千遍其征验乎。乃敕中书舍人高珍曰卿是信向之人。自往看之必有灵异。宜迁置净所设斋供养。珍奉敕至彼。集诸持法华沙门。执炉洁斋。遶旋而咒曰。菩萨涅槃年代已远。像法流行奉无谬者。请现感应。纔始发声。此之唇舌一时鼓动。虽无响及而相似读诵。诸同见者莫不毛竖。珍以状闻。诏遣石函藏之迁于山室云。又元魏北代。乘禅师者。受持法华精勤匪懈。命终托河东薛氏为第五子。生而能言。自陈宿世不愿处俗。其父任北肆州刺史。随任便往中山七帝寺。寻得本时弟子。语曰。汝颇忆从我度水往狼山不。乘禅师者我身是也。房中灵几可速除之。父母恐其出家。便与纳室。尔后便忘宿命之事。而常兴厌离。端拱静居。又太和初年。代京阉官自慨刑余。不逮人族。奏乞入山修道。有敕许之。乃赍一部花严。昼夜读诵礼悔不息。夏首归山。至六月末。髭鬓尽生复丈夫相。还状奏闻。高祖信敬由来。忽见惊讶更增常日。于是大代之国花严一经因斯转盛。并见侯君素旌异记。

上篇:道休(唐雍州新丰福缘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七] 下篇:法建(魏益州五层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八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(术语)梵语曰驮怒沙。印度尺度名。大毗婆沙论百三十...

苦义

【苦义】 p0840  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:由二种相,...

无量声佛顶

(菩萨)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五位。密号曰妙响金刚...

三身三土差别

【三身三土差别】 p0208 成唯识论十卷十八页云:自性身...

【黑】 p1181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:明所治故;说名为...

露地然火戒开缘

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律不犯者,语言知是看是。若病...

不可得

梵语 an-upalambha。为空之异名。指无论如何寻求,皆不...

四句推捡

(术语)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之四句,推捡有为法,以证...

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

全一卷。唐代法成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。记载于阗...

母主

又作部母。于密教中,金刚界五部、胎藏界三部各立部主...

挂碍

(术语)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。挂为四面之...

识支

【识支】 p1433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:此中识种谓本识因...

【大藏经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

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施灯功德经

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: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名经

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...
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
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...

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

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,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,...

【推荐】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

『第一、你问我涅盘以后,依谁为师;应依 波罗提木叉...

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

为了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,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,不发生...

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

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,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...

选择益友的重要

有一次,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,途中经过一间卖...

无量宝交络,罗网遍虚空

无量宝交络,罗网遍虚空,种种铃发响,宣吐妙法音。此...

佛法是心法

释迦牟尼佛(公元前565~公元前486年)发现了人生规律...

圣严法师遗言

一、出生于一九三○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,俗家姓张。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