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净辩(隋京师净影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六]

【历代名僧辞典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释净辩。姓韦齐。州人。少涉儒门备闻丘索。孔墨庄老是所询谋。忽厌浮假屏迹出家。经律具尝薄通幽极。复缠名教避世山林。受习禅门息缘静虑。开皇隆法入住京师。依止远公住净影寺。更学定境。又从迁尚受摄大乘。积岁研求遂终此业。曾与故友因事相乖。彼加言谤。辩终不雪。及委由问答曰。吾思其初结交也情欣若弦岂以后离复陈其失。时以此高之。后敕召送舍利于衡州岳寺。本号大明。即陈宣帝为思禅师之所立也。行达江陵。风浪重阻三日停浦。波犹未静。又迫严程。忧遑无计。乃一心念佛。衡波直去。即蒙风止安流沿下。既入湘水沂流极难。又依前念举帆利涉。不盈半月便达衡州。及至岳寺附水不堪。巡行山亭平正可构。正当寺南而有伏石。辩乃执炉发愿。必堪起塔愿降祥感。便见岳顶。白云从上而下。广可一匹长四十里。至所迀迀基三转旋回。久久自歇。又感异香形如削沉。收获数斤气烟倍世。道俗称庆。因即构成。初此山僧顗禅师者。通鉴僧也。曾有一粒舍利。欲建大塔。在寺十年都无异相。及今送至乃扬瑞迹。黄白大小聚散不定。当下之日。衡山县治显明寺塔。放大光明遍照城邑。道俗同见。古老传云。此寺立来三百余年。但有善事必放光明。经今三度。将非帝王弘福思与众同。感见之来诚有由矣。辩欣斯瑞迹。合集前后见闻之事。为感应传一部十卷。后兴禅定复请住之。大业末年终于此世。

上篇:道颜(隋京师净影寺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六] 下篇:法凝(南齐蜀部会州寺沙门)[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七]
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历代名僧辞典

四种观行

指修行忏悔者为灭罪之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。即:(一)观...

时蔚

(1303~1381)元代僧。属临济宗杨岐派分支破庵派。温...

道岳

(568~636)唐代僧。洛阳人,俗姓孟。十五岁从僧粲法...

助破僧违谏戒释名

戒本疏·十三僧残法:“(一、今释)众僧作法谏主之时...

毗陀

(术语)Veda,一作鞞陀,又作皮陀,韦陀,围陀等。新...

非风非幡

禅宗公案名。又作六祖风幡心动、六祖心动、风幡动。幡...

作业决定

【作业决定】 p0686   杂集论七卷十四页云:作业决定...

八段

比丘之戒,总为八段,与前七聚相仿,开合稍异耳。   ...

佛器

佛事所用之器具。一般多指盛供佛饭之器具,其形如菌类...

遮性二戒急缓之义

亦名:缓急二仪 子题:犯罪有三种、重制、急制、缓制 ...

牺牲

指祭祀天地神祇之祭品或行为。通常以各种动物或稀有珍...

观察法忍

与“安受苦忍”同为菩萨所修二种忍之一。观察一切法不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关斋经

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: 一时,婆伽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

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: 一...

【大藏经】大智度论

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...
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
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...

所有的法门,以无住为本

佛陀依止不生灭心,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;我们凡夫依止...

定力不够时,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

问: 自身定力不够时,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? 慧律...

如此捱到临命终时,自然正念现前

人生母子、夫妻、一家眷属,俱是宿世虚缘。暂时会聚,...

「上香」意义的省思

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,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,尤...

宏海法师:楞严经略讲

(第一讲) 各位法师慈悲,各位有缘们吉祥,诸位下午好...

弥勒法门的介绍

◎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,为弥勒菩萨圣诞,中国佛教...

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

安徽商人王志仁,三十岁尚无子。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...

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

问: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? 慧律法师答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