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朱士行(晋洛阳)《高僧传》卷四

【佛教人物传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朱士行。颍川人。志业方直劝沮不能移其操。少怀远悟脱落尘俗。出家已后专务经典。昔汉灵之时竺佛朔译出道行经。即小品之旧本也。文句简略意义未周。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。觉文章隐质诸未尽善。每叹曰。此经大乘之要。而译理不尽。誓志捐身远求大本。遂以魏甘露五年发迹雍州。西渡流沙既至于阗。果得梵书正本凡九十章。遣弟子不如檀。此言法饶。送经梵本还归洛阳。未发之顷于阗诸小乘学众遂以白王云。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。王为地主。若不禁之将断大法聋盲汉地王之咎也。王即不听赍经。士行深怀痛心。乃求烧经为证。王即许焉。于是积薪殿前以火焚之。士行临火誓曰。若大法应流汉地经当不然。如其无护命也如何。言已投经火中。火即为灭不损一字。皮牒如本。大众骇服咸称其神感。遂得送至陈留仓恒水南寺。时河南居士竺叔兰。本天竺人。父世避难居于河南。兰少好游猎。后经暂死备见业果。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。善于梵汉之语。又有无罗叉比丘。西域道士。稽古多学乃手执梵本。叔兰译为晋文。称为放光波若。皮牒故本今在豫章。至太安二年。支孝龙就叔兰一时写五部校为定本。时未有品目。旧本十四匹缣令写为二十卷。士行遂终于于阗。春秋八十。依西方法阇维之。薪尽火灭。尸犹能全。众咸惊异。乃咒曰。若真得道法当毁败。应声碎散。因敛骨起塔焉。后弟子法益从彼国来。亲传此事。故孙绰正像论云。士行散形于于阗。此之谓也。

上篇:求那毗地(齐建康正观寺)《高僧传》卷三 下篇:康僧渊(晋豫章山)《高僧传》卷四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人物传

香汤

掺入香料之汤水,称为香汤,用此以洗净身体。古来四月...

十种菩萨

【十种菩萨】 p0110 瑜伽四十六卷十九页云:何等菩萨勤...

最后心

又名最后念,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一刹那的心...

建立支缘

建立支缘者,谓习气故、引发故、思惟故、俱有故。建立...

定光佛手

(故事)天台之佛陇有禅师,曰定光,智者顗禅师尝梦师...

呗匿

【呗匿】   或梵呗,此云止。若准律文,呗匿。如法出...

迦罗鸠忖驮

(佛名)Krakucchanda,又云迦罗鸠餐陀。旧称拘留孙。...

五下分结经

(经名)摄于中阿含经五十六。...

二执

(一)我执与法执。又称我法二执、人法二执、生法二执。...

舍处

【舍处】 p0972 集异门论七巻三页云:舍处云何?答:如...

三慧

成实论云三慧:   一、闻慧 闻慧者,由于听闻而生智...

三无漏根

【三无漏根】 p0189 瑜伽一百卷二十页云:复有三种一切...
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
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姚秦三藏鸠摩罗...
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
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...

【大藏经】金光明最胜王经

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...

【大藏经】修习止观坐禅法要

天台止观有四本:一曰《圆顿止观》,大师于荆州玉泉寺...

极乐世界有十种乐

慈云忏主说:极乐世界有十种乐: (1)无不常值佛苦,...

欲望是累赘

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,希望禅师能够...

殊不知此下疑情,方才是得力处

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,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。自云心中生...

华严的大悲心

我们这个发心的,学华严的每一位道友,如果没有利益众...

在工作中「默默努力」未必很好

有些佛教徒问我说,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,是不是就要...

宗舜法师:念经的简单仪轨

诵完《涅槃经》后,我写了点东西,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...

忍辱胜过怨恨

忍辱胜怨,善胜不善,胜者能施,真诚胜欺。 所谓忍辱胜...

圣严法师《大愿心》

大愿心,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