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云居道膺禅师《佛祖历代通载》

【佛教人物传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云居道膺禅师。师幽州玉田人。参洞山价公契悟宗旨。价深可之曰。此子已后千万人把不住。一日问曰。昔南泉问讲弥勒下生经僧云。弥勒什么时下。生僧曰。见在天宫。当来下生。南泉云。天上无弥勒。地下无弥勒。师问。只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。未审谁与安名。洞山直得禅床震动。乃曰。膺阇黎。及结庵于后洞。日感天厨奉供。洞山勉令随方接人。遂登云居。学徒奔凑。至一千五百众。尝示众曰。古人云。地狱未是苦。若向此衣单下不明大事。却是最苦。女等既在这个行流。十分去九不较多也。更著些子精彩。便是上座不屈平生行脚。不辜负丛林。古人道。欲得保任此事。须向高高峰顶立。深深海底行。方有些子气力。汝若大事未办。须履践玄途。又曰。汝等师僧家。发言吐气须有来由。凡问事须识好恶尊卑良贱。信口无益。傍家到处觅相似语言。所以寻常向兄弟道。莫怪不相似。恐同学太多去。第一莫将来。不相似。八十老人出场屋。不是小儿戏。一言参差千里万里难为收摄。直至敲骨打髓。须有来由。言语如钳夹钩锁相续不断。始得头头上具物物上新。可不是精得妙底事。道女知有的人终不取次。十度拟发言。九度却休去。为什么如此。恐怕无利益。体得的人心如腊月扇。口边直得醭出。不是汝强为。任运如此。欲得恁么事。须是恁么人。既是恁么人。何愁恁么事。学佛边事是错用心。假饶解得千经万论。讲得天华落石点头。亦不干自己事。况乎其余有何用处。若将有限心识。作无限中用。如将方木逗圆孔。多少差讹。设使攒花簇锦事事及得尽一切事。亦只唤作了事人无过人。终不唤作尊贵。将知尊贵边著得什么物。不见从门入者非宝。捧上不成龙知么。又曰。如好猎狗。只解寻有踪迹底。忽遇羚羊挂角。莫道迹气亦不识。僧问。羚羊挂角时如何。师曰。六六三十六。曰不会。师云。不见道无踪迹。一僧在房内看经。师隔窗问。阇黎念者是什么经。对曰。维摩经。曰不问维摩经。念者是什么经。其僧有省。师临终前期五日。为众开最后方便。序出世始末。众皆怆然。至时端坐而化。后唐谥曰弘觉禅师

上篇:赵州从谂禅师《佛祖历代通载》 下篇:玄沙师备禅师《佛祖历代通载》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人物传

嚫施

(术语)嚫为哒嚫Daksiṇā之略。斋后之说法,所谓法施...

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

【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】 p1010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:...

未断

【未断】 p0489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:言未断者:由随...

禅定窟

比丘修禅定之洞窟。佛与弟子多于山林岩窟中坐禅,故有...

建立色蕴

云何建立色蕴?谓诸所有色,若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。所...

戒本疏

(书名)梵网经菩萨戒本疏,五卷,华严法藏撰。又四分...

有漏无漏

有漏和无漏。漏,为漏泄之义,即指烦恼。有烦恼而轮回...

法事赞

凡二卷。唐代善导撰。又作净土法事赞。收于大正藏第四...

铁山琼

南宋临济宗僧。湘潭(湖南)人。十三岁时,因一僧之教...

器世间无常性

【器世间无常性】 p1385 瑜伽三十四卷二页云:又世尊言...

壁定

比喻定如墙壁,故称壁定。定如壁,恶觉如风,壁定坚固...

鹿野苑

地名,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,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...

【大藏经】右绕佛塔功德经

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...

【大藏经】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

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...

【大藏经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600卷)
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...
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、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...

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,一生三次见佛

刘遗民(352410),名程之,字仲思,彭城(今江苏徐州...

坚持真如,妄想自然消失

成就三不 (不迷、不取、不动) 成就三不,你不是安住...

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

佛法讲「正命」,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、正当的职业...

要真为生死,而发菩提心念佛

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,现在说一总纲乃:真为生死,发菩...

睡梦中念佛不断,方有出苦分

僧诲洲参,师问曰:汝出家为什么? 曰:为求出苦。 师...

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

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,科技是发达了,但是人的欲望也...

四种人的苦与乐

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:世间之...

沈家桢居士《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》

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。自古以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