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法师法显《佛祖历代通载》

【佛教人物传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法师法显自西域还。初显于隆安二年。同惠景昙整等入西域求法。渡流沙迷失路。以日准东西。视人骨处进行。遭热风恶鬼不顾。至葱岭积雪有毒龙飞。砂路盘空而进。不顾皆万仞险处。梯而过者。七日以绳为梁蹑而济者。水阔八十步。汉张骞甘英皆所未至也。过小雪山寒甚。惠景股栗而死。显哭之恸。收涕孤征。又三十余国至中天竺。去王舍城三十里。入一寺问耆阇崛山路。僧曰。日暮矣。彼多师子。且食人。不可往。显念吾欲瞻灵境。幸至而晚。今夕若死吾志不酬。身非所爱。乃畏师子乎。显既至日已夕。遂留山中。流涕拜曰。我不自知至此也。坐树下诵经。夜三更师子蹲踞舐龁。显以手循之曰。欲肉醉我迟诵经毕乃可耳。于是妥尾而去。明日归。老僧植杖立揖不答。徐去。有少年来。显问耆年谓谁。曰头陀大迦叶也。显追之至山。有石塞岩窦不得往。至南天竺。得摩诃僧祇律泥洹等经。留三年学梵字。以经像附商。至师子国。同侣皆无存。翩然自止。会有以纨扇供佛者。显见之动东归之思。又二年达于青州。太守李嶷躬迎之。护送入于京师

上篇:沙门法果《佛祖历代通载》 下篇:西域三藏昙无谶《佛祖历代通载》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人物传

四种求知

指四种求与四种如实知。四种求,即四种寻思,乃观诸法...

眼识

【眼识】 是五识之一,六识之一,八识之一。以眼根为所...

一肘

(杂语)印度尺数名。俱舍论十二谓,七麦为一指节,三...

戊达罗

(杂名)旧云首阤,梵语也。又作戍达罗。...

因脉会

指授与因缘血脉之法会。因脉,全称因缘血脉,指戒法相...

圆觉寺

(一)位于日本镰仓市山内村。日本临济宗圆觉寺派大本山...

舍由六缘

又作舍心由六。据俱舍论卷十五举出六种受因缘之断坏而...

新义派

(流派)日本真言宗之一派。...

二惑

1、见惑和思惑。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,如身见、边见...

湛海

(1629~1716)日本真言宗僧。伊势(三重县)人,俗姓...

梵日

(810~889)新罗僧。朝鲜佛教禅门九山阇崛山派之祖。...

想蕴

梵语 sajjā-skandha。蕴为积聚之意。佛教谓一切有为法...

【大藏经】龙舒增广净土文

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。信为道元功德母。长养一切诸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
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

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
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: 一时佛...

【推荐】儿女教育得好,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

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。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,他在...

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

《楞严经》的法门,就是一个转,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...

首富只靠一粒米

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,只好去做买卖。 ...

三辈九品得往生,四土径登不退转

往生有四土,各论九品。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: 若执持名...

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

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,就说:哎呀,我也觉得...

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

【此善男子发心已来。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。久...

笃信佛法渡苦轮

佛陀时代,在舍卫国的东南方,有一条大江,这条江水又...

什么叫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

问: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? 大安法师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