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术语)天台判教五时之一。谓佛成道最初在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。彼宗所谓前分华严,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。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。华严宗之说,如探玄记二曰:“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。”华严疏钞一上举三解中,其第二解谓“九会皆在二七日后”法相宗之说,如同学钞一之一曰:“宗家意。第二七日说前七会。鹿苑以后说第八会。”此等说皆依十地经论一所举“如是我闻,一时婆伽婆,成道未久。第二七日,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,与大菩萨俱。”
之经文,及世亲“何故不初七日说?思惟行因缘行故”之释,净影亦据之。大乘义章一曰:“若依大乘,第二七日宣说华严修多罗也。”而天台一家定为成道日已后三七日间之说,是取法华经方便品所谓“我始坐道场,观树亦经行,于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”,以此思惟时,正为华严之说时故也。言心者,如来成道,不立其座,直对大乘菩萨于三七日间说华严之大法,感见彼小机为观树经行而作思惟者也。玄义十下以为华严顿说之证文,引方便品三七思惟文了,乃曰:“我始坐道场,即是明顿也。(中略)寂灭道场,始成正觉,为诸菩萨,顿说大乘。如日初出,前照高山,此明最初释迦顿说也。”同释签曰:“约大机即寂场之时,约小机即成已思惟未说之时。”(寂场之时者,谓于寂灭道场说华严之时)。
文句记曰:“小见三七停留,大都终始无改。”然华严疏钞一上所举三解中之第一解,全不准于台宗之义。其文曰:“初七说前五会。第二七日说十地等。第九一会乃至后时。以祇园身子皆后时故。”(此依唐经七处九会,故曰第九会,依晋经则第八会也)。要之华严宗决为第二七日之说不定其长短,又不分前分后分。法相宗取第二七日之说,而分前分与后分,天台宗定为初成道后三七日,而亦分前分后分,其后分为三七日已后至涅槃之长时说(是曰时长华严)。
上篇:华严王 下篇:华严经说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