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宁玛派

【中国大百科全书】  繁體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中国藏传佛教宗派。宁玛,藏语意为古、旧。因该派遵循前弘期所传之密宗,故名。又因该派僧人戴红色僧帽,俗称红教。

  形成 佛教在西藏前弘期、后弘期所传的显教经论,并无区别。只是密宗的传承有所不同。相传最初传密宗入吐蕃的有三人,即遍照护、莲花生、无垢友,前二人为吉祥狮子直传弟子,后者为其再传弟子。当他们在吐蕃传教时,汉地禅宗也传入吐蕃,并曾占有较大优势。因此,前弘期所传的密宗中,受禅宗的影响较深,近世意大利学者杜齐也认为二者可能同源。9世纪朗达玛禁佛后,苯教盛行,佛教不能公开存在,但密宗仍得由家族世代相传,故与本教互相影响,因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后弘期各新派所传密宗有明显区别。该派在后弘期初较为分散,无固定寺院及严格的僧伽组织,至11世纪有“三素尔” 出现,始形成与其他教派相类似的宗派。

  “素尔”系一家族名称。11世纪前半期有释迦迥乃者,通称素尔波且,意为大素尔。他首先整理旧密宗典籍,建立乌巴龙寺,因而又被称为乌巴龙巴。他曾从卓弥译师学道果法。释迦迥乃一生独身,有养子名喜饶札巴,通称素尔琼,意为小素尔。他曾在嘉卧地方修行多年,因而又被称为嘉卧巴。他的儿子释迦僧格,曾建卓浦寺,因有卓浦巴之称。

  传承 有多种传承,一般常见有三种:

  ①远者经典传承。分为三种:一为幻变经传承。三素尔为其主要代表人物。其后的重要人物有拉杰·杰敦贾那、杰敦觉松、希波等;二为集经传承。其根本续(指密宗根本经典)为《遍集明经》,释续为《集密意经》。此传承至释迦迥乃时,与幻变经传承相合;三为大圆满教授传承。其中又分心部、界部、教授部。心部有前后二译,前译五部,后译十三部,共十八部。界部之界,梵语为驮都,共分九义:见、行、曼荼罗、灌顶、三昧耶、修、事业、地道、果。教授部传承有甚深大圆满心要(心要义近精义)及空行心要传承二种。大圆满心要传承主隆钦饶绛巴·楚臣罗追,造《七宝藏论》,为宁玛派根本要典。他曾在不丹建寺,不丹、尼泊尔等地宁玛派教法,导源于此人。空行心要传承属“伏藏”,即由莲花生传意希措贾,由意希措贾埋藏地下,经莲花业力等取出,辗转流传。

  ②近世伏藏传承。伏藏曾行于印度,藏传佛教各宗派皆有,但宁玛派更为重视。相传莲花生等曾将佛教经典及密法埋藏于山岩石窟中,至朗达玛禁佛时,佛教徒也将佛教典籍埋藏,后弘期中为人开掘而重新流传于世。开藏的主要人物以娘·尼玛沃色、古如却吉旺秋最为有名。

  ③甚深净境传承。传说是修行者在定中、梦中或平时,感到佛、菩萨或师长降临为之说法。藏传佛教各宗派均有,但宁玛派尤为重视。

  教义 将全部佛法分为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、事(瑜伽)乘、方便(瑜伽)乘、瑜伽乘、大瑜伽乘、随瑜伽乘(意为无上)、无极瑜伽乘等九乘。前三乘合名波罗蜜多乘,即显宗,为化身释迦牟尼所说,后六乘合名真言乘或金刚乘,即密宗,其中四、五、六三乘为报身金刚萨埵及大日如来所说,七、八、九三乘为法身普贤如来所说,此普贤如来亦名本初佛(阿提佛陀),上述大圆满法即属第九乘。

  经典 根本密典有18部怛多罗:即《大圆满菩提心遍作王》、《金刚庄严续教密意集》、《一切如来大密藏猛电轮续》、《一切如来遍集明经瑜伽成就续》、《胜密藏决定》、《释续幻网密镜》、《决定秘密真实性》、《圣方便绢索莲花》、《幻网天女续》、《秘密藏续》、《文殊轮秘密续》、《后续》、《胜马游戏续》、《大悲游戏续》、《甘露》、《空行母焰然续》、《猛咒集金刚根本续》、《世间供赞修行根本续》。常行者有8 部法,即文殊身、莲花语、真实意、甘露功德、橛事业(以上称“五部出世法”)、差遣非人、猛咒咒诅、世间供赞(以上称“世间法”)。

  传播 该派后世不如其他各派兴盛,与西藏历届地方政权关系也不甚密切,但仍延续不断。14世纪传至不丹,后传至尼泊尔。20世纪中传至印度,在大吉岭建寺,1973年在比利时建寺,以后又在希腊、法国等地建寺,开始流传于欧洲。近年美国也有宁玛派活佛建立寺院、影印藏文大藏经、出版教义著作。(张建木)

上篇:密宗 下篇:三阶教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中国大百科全书

【推荐】下载手机APP客户端

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...

盲人说乳

谓盲人妄以一己之印象,表达对乳色之认识;比喻外道固...

对偏正

三论宗所立三正之一。指针对断见、常见等偏颇之见解,...

欲与清净合传

亦名:欲净合传、说欲及清净 子题:说戒传清净、羯磨传...

观空品

(经名)旧译仁王经第二品之名。此品广说诸法皆空之理...

坏生种戒释名

资持记·释释相篇:“坏音怪,损也。坏即是业;生种即...

无边虚空处等解脱

【无边虚空处等解脱】 p1090 杂集论十三卷十九页云:云...

布萨护

梵语 upavāsa-sajvara。指八关斋戒(即近住律仪)。乃...

以心传心

(术语)禅家之常语。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于心也。达磨...

佛乘

又名一乘,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。...

九识

1、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、阿赖...

佛土

(术语)佛所住之国土,佛所化之领土也。有净土、秽土...

性宗

法性宗的简称,即破万法之相,而显万法空寂之真性的宗...
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、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...

【大藏经】文殊菩萨心咒

文殊菩萨心咒: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...

【大藏经】吉祥经

如是我闻,一时,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。时已深夜...

【大藏经】观无量寿佛经疏

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...

寺院佛钟的起源与意蕴

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,每当那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...

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

信的四种内涵。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,信我们所处的这...

什么是禅,参禅又是什么

佛教宗旨,单以一心为宗。原其此心,本来圆满,光明广...

发财不难,保财最难

俗话说:发财不难,保财最难。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,看...

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

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,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...

放下嫉妒心境宽

什么是嫉妒?如何对治?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,首先要知道...

说一句「我错了」

「我错了」这句话听起来简单,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。人...

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

问: 请问师父,何谓一心归命,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