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涅槃(Nirvana)

【中国大百科全书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Niepan

  佛教教义。又译作泥日、泥洹、涅槃那。意译为灭、灭度、寂灭、安乐、无为、不生、解脱、圆寂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。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;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。含义多种:息除烦恼业因,灭掉生死苦果,生死因果都灭,而人得度,故称灭或灭度;众生流转生死,皆由烦恼业因,若息灭了烦恼业因,则生死苦果自息,名为寂灭或解脱;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,故名不生;惑无不尽,德无不圆,故又称圆寂;达到安乐无为,解脱自在的境界,称为涅槃。《大乘起信论》称:“以无明灭故,心无有起;以无起故,境界随灭;以因缘俱灭故,心相皆尽,名得涅槃。”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。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。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,这时业报之因已尽,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,故称有余涅槃;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,称无余涅槃。据《肇论》介绍:小乘以“灰身灭智,捐形绝虑”为涅槃,是为有余涅槃;《中论》等则以“诸法实相”为涅槃,是为无余涅槃。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涅槃两种。本有的法身,名性净涅槃,即真如法性,亦称性德涅槃;假六度缘修,本有法身显现,名方便净涅槃,亦称修得涅槃。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:①自性清净涅槃。虽有客尘烦恼,而自性清净,湛如虚空;②有余依涅槃。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;③无余依涅槃。出生死苦之真如;④无住处涅槃。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,此依佛的三身而说,有法身故不住生死,有应化身故不住涅槃,名为无住涅槃。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、恒、安、清凉、不老、不死、无垢、快乐八种德性。(刘峰)

上篇:轮回(samsara) 下篇:三谛(tri-satyas)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中国大百科全书

净洗浓妆

禅林用语。表示洞山功勋五位之奉位。即奉侍君主者,清...

想蕴

梵语 sajjā-skandha。蕴为积聚之意。佛教谓一切有为法...

文海福聚

(1686~1765)清代僧。为律宗千华派第七祖。浙江义乌...

行树

(杂名)成列之树林也。阿弥陀经曰:七重行树。同经通...

德行

(术语)所成之善谓为德,能成之道谓为行,即功德与行...

蕴处界

(术语)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。旧译曰阴入界,普通...

计度分别

梵语 abhinirūpanā-vikalpa。意即分别计量推度。三分...

所知依体

【所知依体】 p0740   摄论一卷一页云:谓阿赖耶识,...

义准相似过类

因明用语。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“似能破”十四过类...

华严缘起

原为八卷,现存六卷。又称华严祖师绘卷、华严宗祖师绘...

智积菩萨

(一)智积,梵名 Prajā-kūta。随从多宝如来,来法华...

人天眼目

(书名)六卷,宋智昭著。集禅宗诸家之要义。...

【大藏经】占察善恶业报经

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(出六根聚经中)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...

【大藏经】大乘起信论

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,乃是至极大乘...
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
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、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...
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

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...

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

关中精进,成绩不著并不可怕,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,不...

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

学佛的目的,在于解脱、自在。而不少人,学佛之后,处...

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

问: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,在听法师讲的《佛说阿弥陀...

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

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,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...

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

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,这...

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

问: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?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,也...

心不留影

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,精...

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

问: 法师您好,我是一个愚昧的人,佛说有三世因果,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