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研究 最早的倡导人是马克斯·缪勒。最初弘扬佛法的是奥登堡。他著有《佛陀生涯·教义·教团》一书,曾被翻译为14种文字。与奥登堡同时代的有威柏、纽曼、盖格、格拉泽纳普、瓦勒泽尔,他们有的研究巴利语经典,有的研究梵语经典,其中有些人还兼通汉语和藏语等。在纽曼、塞登斯杜车、奥登堡等人通力协作下,把巴利语阿含经典全部译成了德语。继起者有安吞苏特(法名三界智)、格林和达尔克等人。三界智把巴利语经典《清净道论》和《弥兰陀王问经》译成德语。达尔克在欧洲最初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阐述佛陀的教义,著有《佛教》、《佛教的世界意识》等书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,研究佛教贡献较多的鲁本在《印度哲学史》(1954)中对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阐述,并且编集、翻译出版了《印度佛教资料选辑》。早期德国的佛学研究着重翻译、校勘巴利语佛典,阐述小乘佛教的教义,但后来也扩及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研究,翻译和出版了不少著作。1956年霍夫曼发表的《西藏宗教》一书在学术界受到好评。
佛教传播 1913年,塞登斯杜车首先在柏林建立了德国佛教传道会,陆续出版了《佛教徒》、《佛教新报》、《佛陀世界镜报》等。1921年格林和塞登斯杜车在慕尼黑附近的乌亭建立了佛教联合会,出版了《乘》杂志,参加这个组织的有500人。1925年瓦勒泽尔在慕尼黑创立了佛教协会,主要宣传佛教的哲学思想,普及佛教的知识。1932年达尔克在柏林北郊的福绿那乌建立了有名的佛教精舍,内设佛殿、禅堂和图书馆等,是欧洲佛教运动的中心道场之一。1951年柏林佛教徒建立了柏林佛教会,1954年建立了汉堡佛教会,1955年联合成立了德国佛教会。1960年改名为德国佛教联合会,设总部于汉堡,这是联邦德国佛教徒的统一组织。同年,藏传佛教信徒在柏林建立了圣弥勒寺,又称圣弥勒教会,主要宣传和实践密宗的教义。根据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刊》的报告,联邦德国约有佛教徒7万人(另说少于5万人)。佛教徒大都集中居住在大城市,如汉堡、柏林、慕尼黑、斯图加特和下莱茵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