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

华严经疏钞

【中国佛教】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  《华严经疏钞》八十卷,唐澄观撰。作者先于兴元元年到贞元三年间(784~787)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》(略称《大疏》)六十卷,解释唐译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文,后来又为弟子僧睿等百余人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》(略称《演义钞》)九十卷,解释疏文。《疏》、《钞》原来别行,到了宋代,晋水净源(1011~1088)才录疏以配经,编为一百二十卷,称为《华严经疏注》(现缺第二十一至七十卷、第九十一至一百卷)。后人更会钞入疏,称为《华严经疏钞》。

  唐译《华严》于唐武后证圣元年(695)译出后,法藏即撰《新译华严经略疏》,写到第十九卷而圆寂,弟子慧苑继承遗业,撰《续华严略疏刊定记》,但《刊定记》所说往往和法藏所说不同:一、慧苑依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立四种教,异于法藏的五教教判;二、慧苑立德相、业用两重十玄、异于法藏的一重十玄说,都是其犖犖大端。澄观的《大疏》和《演义钞》,便是为破斥慧苑异说、复兴贤首大义而作的。

  《大疏》立十门解释经文,《演义钞》分四段解释疏文。《大疏》十门是:第一,教起因缘,述佛说《华严经》的缘由在因及缘两方面各有十义。第二,藏教所摄,《华严经》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摄,在声闻菩萨二藏中属菩萨藏摄。在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五教中,是圆教所摄。第三,义理分齐,《华严》圆教乃是别教一乘,由所依体事,摄归真实、理事无碍、周遍含容(即事事无碍)四个十门以显无尽。此中周遍含容十门是:同时具足相应、广狭自在无碍、一多相容不同、诸法相即自在、秘密隐显俱成、微细相容安立、因陀罗网境界、托事显法生解、十世隔法异成、主伴圆明具德。此即依《华严教义章》及《探玄记》的十玄门而立。第四,教所被机,《华严》所被,有五类机根,其中第一类一乘圆机,正是《华严》教摄。第五,教体浅深,说教体从浅到深,大略有音声言语、名句文身、通取四法(声、名、句、文)、通摄所诠、诸法显义、摄境从心、会缘入实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、海印炳现十门。该罗收摄,无一不是教体,但后二门是《华严》所宗。第六,宗趣通别,通述昙隐所立因缘、假名、不真、真实四宗,又总收佛一代的教法为我法俱有、法有我无、法无去来、现通假实、俗妄真实、诸法但名、三性空有、真空绝相、空有无碍、圆融具德十宗。别明《华严》一经的宗趣,以法界缘起不思议、或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不思议、或法界理实缘起因果不思议为宗。第七,部类七会,此有四门。一、彰本部,说《华严》有略本(指晋、唐两译)、下本、中本、上本、普眼、异说、主伴、眷属、圆满十类。二、显品会,说晋译《华严》说佛七处八会,唐译说七处九会。三、明支类,先显从大本《华严》流出的别行经,有《兜沙经》、《菩萨本业经》等。次说《修慈经》、《金刚鬘经》、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等,都是《华严》的流类。四、辨释,有龙树的《大不思议论》、世亲的《十地经论》、北齐刘谦之的六百卷《华严论》及北魏灵辨的一百卷《华严论》等。第八,传译感通,先明晋、唐两经翻译及补阙的年代,次明传道感应的事迹。第九,总释名题,先用十门,解释经的题目,次分四段,解释《世主妙严品》的名称。第十,别解文义,先举十例,后用三分科说,以第一《世主妙严品》为序分,第二《如来现相品》以下为正宗分,第三十九《入法界品》:"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"以下为流通分。又依佛说此经之处分全经为七处九会:初会在菩提场,说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法门,即《世主妙严品》以下六品。第二会在普光明殿,说十信法门,即《如来名号品》以下六品。第三会在们利天宫,说十住法门,即《升须弥山顶品》以下六品。第四会在夜摩天宫,说十行法门,即《升夜摩天宫品》以下四品。第五会在兜率天宫,说十回向法门,即《升兜率天宫品》以下三品。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宫,说十地法门,即《十地品》一品。第七会重会普光明殿,说等觉法门,即《十定品》以下十一品,前六品明因圆,后五品明果满。第八会三会普光明殿,说普贤行法,六位顿修,即《离世间品》一品。第九会在室罗伐城逝多园林,说入法界法门,即《入法界品》一品。更就能诠之文归纳九会为四分,初会《世主妙严品》以下六品为举果劝乐生信分,第二会《如来名号品》到第七会《如来出现品》三十一品为修因契果生信分,第八会《离世间品》一品为讬法进修成行分,第九会《入法界品》一品为依人证入成德分。又就所诠之义说《华严》一部有五周因果:初会六品,前五品显示毗卢遮那的果德,后一品阐明他的本因,叫作所信因果。从第二到第七会中《随好光明功德品》共二十九品,前二十六品辨因,后三品明果,叫作差别因果,或生解因果。第七会二品,前《普贤行品》辨因,后《如来出现品》明果,叫作平等因果,或出现因果。第八会中初明五位因,后明八相果,叫作成行因果,或出世因果。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,后显菩萨起用修因,叫作证入因果。

  《演义钞》的四段是:第一总序名意,解释《疏序》的文意;第二归敬请加,演绎《大疏·归敬偈》的文意;第三开章释文,说《大疏》开十门以释经义;第四谦赞回向,说《大疏》最后的《回向偈》。

  澄观之作虽以恢复法藏的真意为己任,但因其早年曾遍就三论、天台及禅宗南北两系的学者受学,特别是受禅宗、天台的影响很深,因之他的学说搀加这二宗的成分很多,就和法藏的原说有了出入。象他在《华严归敬偈》的疏钞中,就说作疏的目的是:"用以心传心之旨,开示诸佛所证之门;会南北两宗之禅门,撮台衡(南岳)三观之玄趣;使教合七言之旨,心同诸佛之心。"而他在《疏钞》中常将《华严》和禅融会而谈,象解释《菩萨问明品》的"非识所能识,亦非心境界,其性本清净,开示诸群生"一偈,先说了别就不是真知,不是识所能识,以除遣南宗以了见心性为真知的病。次说瞥起也不是真知,不是心的境界,以除遣北宗以起心看心为真知的病。后说心体离念不是有念可无,说性本清净,是双会北宗的离念和南宗的无念。又法藏说明五教中顿教,只举《维摩》所显离言不二等。《演义钞》却说"达摩以心传心正是斯教"。《大疏》还说法藏所立五教,"大同天台,但加顿教";这和慧苑说法藏的五教大都受天台的影响,"唯加顿教令别",依然相同。又在明十宗中,把法藏所立"一切皆空"、"真德不空"、"相想俱绝"、"圆明具德"四宗,改为"三性空有"(又作" 二谛俱有")、"真空绝相"(又作"二谛双绝")、"空有无碍"(又作"二谛无碍")、"圆明具德"四宗,来和始、终、顿、圆的次第配合。其次,疏钞又将华严、天台两家最大的异点性起和性具相结合。象《大疏》在卷二十一中援用天台家的"性具善恶"之说,解释《夜摩天宫偈赞品》说:"心是总相,悟之名佛,成净缘起;迷作众生,成染缘起。缘起虽有染净,心体不殊。……是以如来不断性恶,亦犹阐提不断性善"。《演义钞》卷四十二又说:"此即《涅槃经》意,天台用之,以善恶二法同以真如为性,故无尽也。"《演义钞》卷一解释《疏序》"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"句又说:"若论交彻,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,如湿中见波,故如来不断性恶,又佛心中有众生等。"皆是其例。

  宋净源录疏注经以后:明世宗嘉靖年间(1522~1566),有妙明法师,厘经入疏,厘疏入钞,成《华严疏钞会本》,鐫板流通,存武林(杭州)昭庆寺,世称昭庆本。现行《续藏》本,即以此为底本,但真可的弟子道开在神宗万历年间(1573~1619)撰《藏逸经书标目》破斥昭庆本说:"起止配合,率多牵强。"到熹宗天启年间(1621~1627),嘉兴叶祺胤,即以《南藏》别行本校订昭庆本重刻,《玄谈》八卷,《疏钞》八十卷,收入嘉兴《续藏》。清龙藏本及金陵刻经处的刊本,都系以此本为底本。但以原来删节不全,会合不当,所以龙藏本及金陵本都跟着有讹略。 1939年《华严疏钞》编印会,广泛搜集藏本及其他流通本,参互校勘,简择异同,经过六年而编印告成,可称为《疏钞》较善的刊本。此外关于《疏钞》的《悬谈》部分述作,有辽鲜演撰《华严经谈玄决择》六卷(现阙初卷),元普瑞撰《华严悬谈会玄记》四十卷等(《频伽藏》收有《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》二十九卷,实在也是一种《疏钞》的《悬谈》部分会本,卷首有《疏钞序》的注解一段,大概是编者所撰)。

上篇:现观庄严论 下篇:观无量寿佛经疏
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中国佛教

冤亲

(杂语)冤谓怨家,亲谓亲爱者。五灯会元曰:佛教慈悲...

善法

(术语)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,。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...

禅带

又作善助。坐禅时所使用之带,缠于腰间,防腹部受凉。...

弥勒大成佛经

全一卷。弥勒三部经之一,六部经之一。略称弥勒成佛经...

金刚香菩萨

(菩萨)Vajradhpa,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会三十七...

寿量四土偈

法华经寿量品(大九·四三下):“常在灵鹫山,及余诸...

四无常偈

又作四非常偈。指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所说无常、苦、...

缚底

(杂语)Patni,译曰女。性灵集八曰:心似四波之缚底。...

座汤

(仪式)禅林之众僧为座荐汤,名曰座汤。有大小之别。...

象炉

(物名)炉为白象形,以之烧香置于道场之入口,行者跨...

阿欧

(术语)AU,又作阿沤。阿者无之义。欧者有之义。外道...

诸法无行经

梵名 Sarva-dharmāpravrtti-nirde?a。凡二卷。姚秦鸠...

【大藏经】净土十疑论

净土十疑论序 宋、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...

【大藏经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

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...
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
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...

【大藏经】饿鬼报应经

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...

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

问: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,吃肉,现在婆婆...

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

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,十件事中不如...

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

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,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?...

佛眼看战争

佛教故事中,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,佛不惜...

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

布施应有的三因缘(物净、心净、福田净) 布施,梵语音...

最近常做恶梦,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

问: 我最近总梦到爸爸死了,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运...

宏海法师:蕅益大师法语

(第一讲) 阿弥陀佛!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,...

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

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,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,很多...